惊 | 国内卖的注射类产品70%是假货水货

编者按


“去年,国内经正规渠道销售的注射类医美产品为400万-500万支,今年有望超过1000万支,但非正规市场的销售量是正规市场的2-3倍。”这是不久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医美行业规范化研讨会上曝出的数据。



医美行业的乱象很多来自于生活类美容院的非法行医。不少消费者,甚至美容馆老板都并不清楚美容院不等同于医疗美容整形机构,即便是看似非常简单的注射类医美行为,都必须在正规的医疗机构完成。


据了解,监管部门一方面打击非法行医的黑诊所,另一方面对美容院进行规范,  在今年,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城市的生活类美容院推广一种警示牌,提示消费者不能在此类场所接受任何侵入身体、皮肤的治疗服务,类似于公共场合常见的禁止吸烟的标志。


据了解,该项举措在北京推行的情况很不错,希望未来能借助卫计委和各地整形行业协会的力量,覆盖全国。



此前,有消费者反映,因为生活类美容院不属于医疗机构,如果在消费产品过程发现商家使用假货或水货,只能先找地方工商部门投诉,但很多工商部门的执法者并不具备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时也难以作出判断,从而导致在监管上存在漏洞。


但现在只要消费者发现生活类美容院主动提供注射类或其他侵入式治疗的产品,就可向当地的卫计委投诉非法行医。


除了非法行医的场所,医美产品市场更加鱼龙混杂,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辨别难度。


正规整形机构对患者强调“三正”,即正规医院、正规医生和正规产品,但非正规产品带来的危害最大。


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近来微整形市场蓬勃发展,注射类美容产品的需求激增,去年,国内经正规渠道销售的注射类医美产品为400万-500万支,今年有望超过1000万支,但非正规市场的销售量是正规市场的2-3倍。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玻尿酸和肉毒素类产品70%由假货和水货构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批准注射类医美产品时一直较为审慎。截止目前,国内获得正式批文的玻尿酸类产品仅有15家,而肉毒素的审批管理更为苛刻,迄今只有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和艾尔建两家的产品获批。但实际上,“黑市”上流行的微整形类产品多达上百种。


据了解,玻尿酸在我国属于三类医疗器械,肉毒素不仅是处方类药物,而且还属于毒麻类药品,无论是流通还是使用都应受到国家最为严格的监管。


但国人出境游以及跨境购物平台的兴起,让更多未经国家食药监批准的产品大量流入国内,甚至不少消费者愿意自行出国带货。假货的危害众所周知,很多人觉得我只要不用到假货就行了,并没有意识到使用水货同样存在巨大的风险。



据业内人士介绍,以某正规公司生产的肉毒素“保妥适”为例,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全球所有的保妥适原料都由美国集中供应,再到爱尔兰集中生产 。从生产到运输,每一瓶“保妥适”暴露在室温下的时间只能低于9个小时。一旦没有采用正规的冷链运输,产品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肉毒毒素致病菌是世界上毒性最大的一种细菌,每1g肉毒杆菌就可以用于生产上百万瓶‘保妥适’。在全球任何国家,肉毒素都属于受到严格管理的毒麻类药品,需要医生处方才能获得,因此没有经过合规冷链运输的肉毒素,或者不知道来源的产品,作用于人体的后果很难保证。”专家表示。目前有厂商在供应中国市场的产品额外加上了一种可供溯源的二维码,以解决中国市场“水货”横行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医美消费者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下,但在美国70%的消费人群在45岁以上,这意味中国的医美消费群体普遍不够成熟和理想,在消费者教育方面还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医疗机构、企业投入更多的努力。



一小店使用伪劣药品“微整形”被查封


爱美女性对“微整形”常常很心动,但部分人会因为正规机构“微整形”的高昂价格望而却步。一些美容小店看准了消费者的这个心理,打起了低价的招牌招揽顾客,而低价的背后往往是美丽的“陷阱”。近日,姑苏公安分局苏锦派出所就查获了这样一家“美容黑店”,孟某、王某两名嫌疑人通过违法渠道获取伪劣药品给消费者进行“微整形”注射。在该美容店的冰箱内当场查获标有“肉毒素”字样的“药品”4支、标有“溶解酶”字样的“药品”6支,这一没有任何经营资质的“黑店”也被查封。


美容院老板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切记:无资质,不医美,假货牟暴利,损人终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