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泥灸是一种在人体特定部位运用泥药热敷刺激,以实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疗方法。泥灸是在传统蜡灸基础上,加入矿物泥以及藏红花、雪莲花、当归、川芎、鸡血藤、狗脊、杜仲、桑寄生、透骨草、伸筋草等多种中草药配制而成;因其形态似泥,故而得名泥灸。泥灸具有疗效佳、见效快的特点,具备活血、抗炎、祛风除湿等多重功效,能够打通人体经络,将体内风寒湿邪排出体外;其安全性高,对皮肤无副作用,能做到标本兼治。

一、泥灸的功效原理
草本泥灸是现代人在传统蜡灸疗法与温敷疗法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型实用高效疗法。它以经络学说为原理,通过刺激穴位、疏通脉络以及药力热传导,安全高效地祛除体内风、寒、湿、热、毒,达到治疗疾病、预防未病、扶本固元、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其主要作用如下:
1、借热提升阳气
即借助泥灸产生的热力,温壮人体阳气。这种被导入的热量,通过病灶处或特定部位在人体内激发精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
2、祛除体内邪气
具有特殊穿透力的药物以最短路径直达病灶,通过泥灸施灸于腧穴腠理,开启经脉络脉之外门,为邪气排出提供通道。
3、以热引热
泥灸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借助热力强力开启外门,使毒热外泄,将致病物排出体外。
二、草本泥灸通过以下机理发挥作用
1、泥灸局部温热刺激的效应
施灸区域皮肤外温度上升至50度左右,使皮肤内温度在局部形成热环境。皮下与肌层内的温度变化与表皮不同,草本泥灸刺激不仅作用于浅层,还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增强,促进炎症、瘢痕、浮肿、黏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还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扩散,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吸收。
2、经络调节的机理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学的理论基础。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互协调,这种协调关系主要依靠机体自控调节系统实现。皮肤起着接收器和效应器的作用,经络起着传递信息和联络的作用,头脑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并发出指令,起着指挥作用。医学已证明,即便是一种微小的局部性病变,也会呈现全身机体失调的一些反应(如皮肤红肿,可引起发烧、全身不适),因此,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由于泥灸的温热刺激,可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泥灸其他的作用
草本泥灸还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泥灸于穴位,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动经脉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调阴阳的整体作用,并且激活皮肤中某些神经末梢酶类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对疾病治疗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三、草本泥灸操作方法
1、去掉泥灸盒的盖子,用微波炉将泥灸加热3分钟左右取出,搅拌均匀,根据融化程度再加热10 – 20秒融化备用(外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会有稍许变化)。
2、清洁皮肤,用热毛巾将皮肤热敷1分钟左右,待人体感觉泥灸温度适宜后(试温时可将手指放入融化好的泥灸中搅动十圈左右,感觉温度合适即可敷泥),将其摊涂于病灶处、阿是穴(疼痛处),厚度1 – 2厘米,盖上防水透气纸(一次性床单)或用保鲜膜替代,再盖上保温用的毯子,40 – 50分钟后,取下泥灸,清洁泥灸与敷泥部位即可。
四、泥灸适合的人群
1、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2、患有慢性疾病或久病体虚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贫血、腰腿疼、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等。
3、需要进行体质调理的人。
4、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如手术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
五、哪些情况适合泥灸
草本泥灸可促进肿胀消退、组织修复;起到缓解关节痉挛,减轻肢体疼痛,增加组织弹性,软化瘢痕的良好作用。泥灸中还含有油脂,对皮肤有润滑作用,使皮肤富有弹性,具有美化皮肤的作用。适用于风湿骨痛、软组织损伤、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症的治疗。还能够调整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全方位调节各个脏器的功能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