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的调理方法大全

腰痛常见,久坐久站的人最容易腰痛。但是你知道腰痛的原因是什么吗?腰痛是怎么发生的?


腰痛普遍常见于:老、中、青,各阶段年龄都会发生腰痛。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腰痛牵涉的疾病太多了,有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结核、骨质疏松、脊髓压迫症、脊髓炎、类风湿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等几十种。

而中医认为,腰痛是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腰府失于精血濡养所致。一个腰痛病的范畴,已涵盖现代医学的各种腰部的病变。

腰为肾之府,肾经贯脊属肾,膀胱经夹脊络肾,督脉并于脊里,因此从经络上看,腰痛与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督脉等关系最为密切。那么怎么用中医的方法进行调理?其实艾灸的方法,就能出马!

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湿寒,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用艾灸治腰痛,就在于借灸火的热力和药性,打通人体阻滞的经脉,加速气血运行,化解引起疼痛的痹阻。

此外,艾灸带来的阳气还能滋润虚弱的脏腑,阳密乃固,六淫外邪就难以侵入人体。这是推拿、按摩、拔罐等所不具备的。故而,艾灸既可标本兼治,又可防病保健,适合各种腰痛。


你到底是哪种腰痛?

1、有种腰痛,露着露着就痛了——寒湿型腰痛

我们知道当一个人身体湿气很重的时候,这个湿气容易往下走,中医叫“湿性重着”,湿气会走到哪里呢?

湿气喜欢走到凹陷处、骨头缝间、关节连接处,这个腰椎刚好是一个洼地,是骨头与骨头连接处,湿气喜欢躲在这里,这里是它们的安乐窝。

很多人睡一觉起来就感觉腰痛,腰部很僵硬,活动活动就好了,这就是湿气沉到腰部的结果。

腰部已经有了湿气,如果与寒结合呢,就是寒湿了。比如在冷库、冷水里工作,比如秋冬穿着露腰的衣服或者长久呆在空调房里,这些都给寒邪入侵造就了绝佳的机会。


寒湿型腰痛特点:就是遇到阴雨天就会加重,受寒也会加重,四肢发冷。

取穴:脾主运化水湿,脾阳不振,寒湿就会滞留腰部,所以要壮脾阳,祛脾湿,可艾灸命门、神阙、足三里、阴陵泉。

2、有种腰痛,憋着憋着就痛了——湿热型腰痛

这种腰痛可能是憋尿憋出的。打麻将的老人、白领、司机、熬夜打游戏的人都可能会憋尿,从而憋出湿热,致使气机壅塞导致腰痛。

为什么湿热下注?脾肾出了问题。脾是湿气的来源,肾是湿气的出口,湿气不除就会郁积化热成湿热,湿气爱往下走,会湿热下注停留在下焦比如膀胱。膀胱的容量是有限的,水喝多了不行,喝少了不行,憋尿更不行。


湿热下注腰痛特点:胀痛,痛感比较剧烈,不能按,不能叩击,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遇冷痛减,脸色发黄,舌苔黄腻。

取穴:湿热之邪,重在祛湿,建议艾灸中极、阴陵泉、三阴交,以清利湿热,绝其病源;再灸太溪、涌泉,防止伤阴。

3、有种腰痛,坐着坐着就痛了——瘀血型腰痛

这种腰痛,正困扰众多久坐一族。久坐让我们的气变成一团死气,让我们的血变成一团死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淤血型腰突。


瘀血型腰突特点:就是僵硬僵硬的,不是那种痛得让你受不了的痛,捶打捶打,走动走动就会缓解。因为它是局部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它不是骨头痛,是中间那一块肌肉痛,是刺痛的感觉,不能按,白天轻晚上重,腰部像石头一样僵硬,瘀血。

取穴:艾灸痛处以及整条带脉,以活血化瘀,还可加灸膈俞、血海。同时,肝气郁结,会导致下焦气机不畅,气滞则血瘀,对于因肝郁引起的血瘀,必须搭配太冲、期门,以调畅气机。

4、有种腰痛,虚着虚着就痛了——肾虚型腰痛

这种腰痛在年轻人或刚生完孩子的宝妈身上比较多。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若肾精肾气亏虚,腰脊就会失养,劳作会损耗肾精肾气。


肾虚型腰痛特点:是两侧腰痛,这种痛能够让人忍受,是那种绵软的痛

肾阳虚的怕冷怕风,手脚凉,肾阴虚的心烦失眠,口燥咽干。这种痛喜欢按,喜欢用热水袋敷,房事以后会加剧。

肾阳虚取穴:命门、腰阳关,腰眼,肾俞,关元。

肾阴虚取穴:肾俞、太溪、照海、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