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治疗(附手法详解)

盆底功能障碍治疗(附手法详解)

一、弹性缺陷

女性在生活中经历的多种情况,尤其是分娩及相关的产科操作,可能导致盆底弹性受损。针对这种情况,恢复受影响区域的弹性至关重要。前方区域的释放需要在会阴沟进行,而后方区域则需在坐骨直肠窝进行处理。

1、会阴沟技术

会阴沟是位于耻骨下支和尿生殖裂之间的区域,呈现为一个小凹陷,易于触摸,可以接触到会阴深层横肌。

(1)患者仰卧,双膝弯曲。

(2)站在需要处理的一侧,将手指滑入坐骨下,拇指指向耻骨联合。

(3)从坐骨结节开始沿着耻骨下支向上移动,寻找其边缘,直到到达耻骨联合下方。

(4)向内侧拉紧组织,以避免引起阴道张开。将拇指压在耻骨下支上,轻轻旋转。

(5)对会阴沟施加轻微压力,伴随向后和向内的牵引诱导,直到其弹性极限。

(6)保持拉伸几秒钟,当感觉组织在拇指下“融化”时,松开并重复三到四次。

2、坐骨直肠窝技术

该技术针对盆底后部(坐骨内侧和直肠外侧),旨在放松坐骨直肠窝周围的组织。

(1)患者坐着,双手交叉放在肩膀上。

(2)将手滑入患者臀部区域,使其躯干倾斜向相反方向,找到坐骨和骶结节韧带。

(3)手指滑到韧带前面和坐骨内侧,逐渐扩大躯干的环绕运动,逐渐加深手指在坐骨直肠窝内的深度。


(4)周围组织会放松,使手指能够更深入,而无需对这些组织施加压力。


3、全身重新平衡技术

在上述手法结束后,需要重新平衡先前恢复弹性的盆底组织的张力。

(1)患者俯卧,额头放在双手上。

(2)与其尾部相对位置,拇指位于坐骨结节内侧,要求患者深呼吸。

(3)在每次吸气时辅助坐骨的扩张(增加两坐骨结节的距离),在呼气时保持获得的效果。

(4)通过增加坐骨间距来完成技术,要求患者将髋部向内旋转,脚跟向外移动。


二、肌肉松弛

骨盆底肌肉的松弛是产后康复的主要挑战。盆底肌张力和收缩能力的减弱通常源于产科创伤或久坐的生活方式,导致组织松弛和整体肌肉张力下降。

在治疗盆腔机械问题后,建议患者进行肌肉松弛的康复训练。然而,许多患者反映单纯进行这种康复虽然初期效果良好,但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骨盆的骨关节活动性是影响盆底肌张力的重要因素,任何关节的活动度变化都可能导致骨盆出口直径的变化,从而影响肌肉的被动或主动收缩能力。


结论

在进行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时,务必关注弹性恢复和肌肉松弛的结合,确保整体的康复效果。特别是在处理产后康复时,需重视骨盆的结构和功能,避免因忽视而导致的后续问题。

产后骨盆复位手法视频

臀部是盆腔的一面镜子!

卵巢囊肿,可能是盆腔里的定时炸弹

女性为什么一定要做私密保养?

为什么十个女人九个乳腺增生?

学习美业销售关注下面的公众号: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美业技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