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左晖老师:一场漫长的告别


文 | 邱肃川  混沌创新领教


地球万事万物,在天堂都有理想版本,其重要性不在于他们是否真实存在,而在我们无瑕的追求。

——柏拉图


左晖老师来混沌学园授课,还是2018年5月的事情。在此之前的一个月,“贝壳找房”正式上线。


两年后,贝壳找房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当天收盘,贝壳股价涨幅达87.2%。贝壳从上线到上市,只用了28个月。《财经》杂志发表封面文章“贝壳上市——长期主义者的速胜”!


回顾从链家到贝壳走过的20年,也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的20年。从地产的黄金时代,走到白银时代;从供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二手房中介行业从无序,逐渐走向有序。无数的企业家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无论未来这一段历史如何书写,左晖老师和他的贝壳都一定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贝壳的上市,左晖老师也迎来了高光时刻:从线下到线上的非典型成功、从慢到快的胜利、从重到轻的路径探索、从低频到高频的模式创新。似乎贝壳的成功就是来源于天马行空的天才创意,因此在这个时代显得卓尔不群。


然而回顾左晖老师在不同场合的不算多的发言,再看看2018年他为混沌同学授课的视频,我们看不到太多复杂和所谓“高级”的词汇,更多的是朴素的表达,深刻的洞见和笃定的心态。


左晖老师说:“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很吸引我,国内一些服务业的基础和标准都是不够的,我们欠账欠得太多了,需要有一批企业在这些领域里有所作为,这个时代的企业往往具有相似的宿命以及使命,即为国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些基本乃至更高阶的保障。”


“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去做烟花幕后的那些事,去做脏活儿、累活儿。新一代企业,要为填补这个时代的空缺,为真正创造价值而奋斗。


“平凡人的协作是我们的信仰。我们建立平台的价值就是保护每一个正向行为的权益,平台建立的基础是一笔交易中每一个角色的高效协作,这种协作是跨越品牌、跨越门店和组织边界的。”


在不同的时期、变化的环境、复杂的场景下,左晖老师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思考和阐述从来都是不变的。而且,这20年的创业史,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2004年,中介行业普遍以“吃差价”为基本商业模式。链家率先推出了阳光交易模式:不吃差价,让买卖双方见面,签订三方协议。因为链家认识到,作为服务行业,提升对用户的价值、服务才是“一”。失去短暂赚取差价暴利的机会,为链家后来的裂变赢得了信誉与口碑,也带来了第一轮的高速发展。


2008年,互联网已经大举渗透进地产中介行业,并以信息和流量的方式去中介化,试图颠覆这个行业。然而带来的却是“假房源”的行业顽疾,这让房产经纪人这个职业蒙羞,让行业把经纪人作为“易耗品”来看待——“经纪人就像毛巾,拧干一条再换一条”。


然而,这时左晖却说“纯粹的互联网信息提供的价值有限,在复杂、不确定的二手房交易领域,商机到成交中间还有十万里”,“经纪人才是这个行业的核心资产”。于是,“帮助房产经纪人赢得职业尊严”成为链家使命的一部分。


破题点就在于解决“假房源”问题。为此,2009年,链家从0开始,建立楼盘字典。2011年,推出“真房源”行动,提供“真实存在、真实在售、真实价格、真实图片”。破坏行业潜规则的后果就是连续三个月大量丢失客源、80%的经纪人出走。


然而,正确的事情一定会等到市场的理解。3个月后,流失的客户又回来了,半年后,交易量超过推真房源之前的交易量,链家经纪人的信用开始逐渐被市场认可。左晖老师和链家再次证明了商业常识的力量——当所有人都以为二手房交易只是信息服务的时候,链家发现行业的本质——真实性驱动的中间人,高质量交易履约,服务是一。


2014年,在行业中率先解决“真房源”的问题后,左晖老师仍然认为这只是行业秩序重建的起步阶段。


“房产经纪行业不受尊重。但是,信息不对称并不是这个行业的真问题。这个行业的真问题其实是:C端单次博弈,B端零和博弈。”


经纪人和客户交易的单次服务行为,导致了把短期利益最大化,而不计长期后果,形成单次博弈。现行规则下,经纪人单打独斗,恶性竞争,造成了相互间的零和博弈,让客户利益受损,行业效率下降。


将问题抽象之后,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改变博弈结构,把C端单次博弈改变为重复博弈;把B端零和博弈改变为多赢博弈。于是,2014年11月,链家在行业中率先推出ACN(Agent Cooperation Network经纪人合作网络),将交易服务的环节拆分为10个,让经纪人之间的协同合作成为可能。


协同合作提升交易服务效率,交易盘子大了,B端零和博弈就会切换为多赢博弈。长期服务沉淀经验和口碑价值,经纪服务的价值逐渐积累,时间长了,C端单次博弈模式就会切换为重复博弈。


通过ACN网络的推行,链家门店的二手房交易效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1.6倍。左晖老师和链家再一次用常识来破解行业痛点:行业乱象的根源不是信息不对称,而是具有破坏力的博弈结构。因为要更好地完成交易服务,并非是依靠经纪人个体能力,经纪人的协同才是一,才是提升行业效率的钥匙。


2018年,链家已经沉淀了海量的真房源数据库,构建了成熟的ACN协作网络,开发了包括VR看房在内的大量数字化工具,俨然形成了企业竞争发展的护城河。


之后左晖老师和团队看到了现有模式的天花板和瓶颈。对于链家而言,更重大的市场空间在于解决整个行业低效率的问题。


左晖老师说:“链家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给社会创造了什么价值?没有链家会有什么不同吗?链家是在什么场景下,向什么人提供了什么价值?


“想要改变这个行业,能让无论是品质还是效益,都有一些本质的变化。”这才是答案。 把贝壳打造成地产中介服务行业的操作系统,即是商业模式,也是理想!


2018年4月,链家升级为贝壳找房,全面平台化。对的事情再次让贝壳找到力量。无产出期只持续了三四个月,数据开始好转,截至2020年6月,贝壳平台实现GTV(Gross Transaction Value交易总额)3.5万亿元,超过京东的2.08万亿元,仅次于阿里巴巴的7.053万亿元,成为中国第二大商业平台。


是的,左晖老师无疑认为:地产中介产业需要操作系统,而非更强的链家。提升行业价值的范畴内,打造行业效率提升的基础设施是一,这也是“链家退、贝壳进”的核心逻辑。


今天,贝壳已经很大,做贝壳的战略意义也进一步开始进化。除了从垂直到平台,沿着产业链逻辑在不断延伸,打造一个更好的行业基础设施平台,从交易到居住,也开始进行布局。房产交易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住得更好。门店在社区的广泛布局,经纪人与社区良好的关系沉淀,都是从交易向居住服务进行转化的基本条件。


贝壳找房的使命也变成了:有尊严的服务者、更美好的居住。左晖老师再一次探讨了行业的本质——居住用户的居住品质,而非仅是交易基础设施。提升居住的价值、居民的体验、基于良好信任关系链的社区服务能力是一。而“经纪人及门店是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社区里最积极、最热心、最友好的成员。”


一个全新的画卷正在打开,一个新的平台生态正在构建。然而非常令我们难过的是,在2021年5月20日,左晖老师因病意外离开了我们。


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你们知道了,但是我们做到了。”无疑这是左晖老师所一直奉行的,对商业本质思考,对回归常识的坚持。这或许看起来没有那么高高在上,那么深邃玄妙,然后这无疑是最有力量的东西。我们或许都想到了,但左晖老师做到了。或许还不那么完美,或许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从20年的时间来看,左晖老师和贝壳,无疑是在不断追寻那个完美的结果,这个过程是最有价值的。如同柏拉图所言,地球万事万物,在天堂都有理想版本,其重要性不在于他们是否真实存在,而在我们无瑕的追求。


左晖老师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反复咀嚼。我们要把它当成一场“漫长的告别”,让左晖老师的精神财富不断滋养这个时代有梦想的创新者,让我们的努力,把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2018年5月5日《左晖:建立无边界扩张的组织》


附上左晖老师2018年在混沌学园授课笔记,以此缅怀。


左晖:干别人不干的脏活累活,

做难而正确的事

授课老师 | 左晖



核心洞察

地产经纪行业的格式化


战略是基于对产业的洞察。在今天,各个行业都在进行“格式化”的进程,地产经纪行业也不例外。


运营的格式化


当前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下半场,逐渐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从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在这种情况下,运营的能力将会比开发的能力更加重要。


要做好房地产的运营,首先要提供有品质的“格式化”服务。


我从2001年开始做房地产中介生意。一开始交易的时候,主要盈利方式是吃差价。


到了2004年,链家提出了不吃差价的战略。为了不吃差价,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把购房中介费率提高了两次——而我们的竞争对手提出的口号是不收中介费。这是一个艰难的调整过程。


2011年链家开始在全网发布真实房源和真实数据。在一开始的3个月时间里,我们遭受了线上和线下流量的巨大损失。因为只要你发布真实房价,一定会比竞争对手发布的价格要高很多。


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格式化”服务能够保证我们服务的基本品质,让客户有了一个良好的服务体验。客户就会对我们产生认同和信赖,这种口碑效应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证。


线上的格式化


线上化是行业格式化的必然过程。不动产行业是中国最后一个或者最后几个正在艰难线上化的产业。因为整个产业的链条过长,推动消费者进行大量线上消费比较困难。


早在2010年,链家便开始布局线上平台,增强经纪人与客户之间的互动互通,实现房源、业主、客户和经纪人之间的高效关联。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剔除并重构了交易场景中冗余、复杂的流程,实现了用户体验和作业效率的双提升。


现在链家每一个成交背后都可以达到大概12000个PV(页面浏览量),而行业平均水平在3000左右。这是一个断代式的差异,链家与同行早已不在一个时代。


今天的链家已经汇聚了整个不动产交易里第一批线上重度用户,给这波用户提供了第一批线上可消费的内容。未来五年,链家线上流程的覆盖率会从25%提升到70%-80%。


战略选择:

构建以经纪人合作为中心的网络


链家有 15 万经纪人,分布在全国 30 多个城市。


链家的经纪人既是我们的员工,也是我们的产品,更是我们的客户。只有把经纪人当成客户来服务,才能让他们在工作中感到满意,才能让每个经纪人提供的服务品质不会有太大的出入,不会有太大的方差。


因而链家的战略选择是,构建经纪人合作关系网络,从而建立更大的服务关系网络与供求关系网络。


链家的飞轮模型

品质驱动效率,效率驱动规模,规模带来收益


1. 重构供应链,提升经纪人品质


服务业的供应链实际上就是服务的提供者,对于链家来讲,我们的供应链就是经纪人。经纪人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服务的品质。


在当链家决定不再吃差价的时候,原先那些经纪人一夜之间就全部走掉了。


我们只能从职校、技校里边招募新人,这些新人一开始没有经验,天天被客户骂。但是当他们被培养出来后,链家的服务质量和品质就有了明显的提升。


到了今天,我们招聘的门槛越来越高。2017年,链家所有新招募经纪人的门槛是统招大专学历,而到 2018 年开始,所有链家新招的经纪人门槛已经变成了统招本科。


只有提升经纪人品质,才能更好地做到帮助客户解读庞大的市场信息,让客户的决策过程变得轻松。


2.  打造组织内部信任关系


我是学计算机出身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对所谓的企业文化、愿景之类的东西是不感冒的。我搞不清楚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用,到底能不能形成力量和战斗力。


后来我发现,只有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才能让我们的经纪人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第一,保持坦诚真实的沟通


如果想让你的经纪人跟消费者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那么你自己首先应该跟你的经纪人们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这个沟通一定是坦诚的、真实的。


在链家,每年老员工都会组织一次Party。某一年聚会的时候,因为当年赚了很多钱,我一时头脑发热,宣布说工作 10 年以上的老员工,每人都会得到一块几万块钱的表。


但是后来,10年以上的老员工越来越多,这笔资金成为了企业沉重的负担。我只能坦诚地跟大家说,我们发不起了。我没有找别的理由去取消这个奖励,而是坦诚地在员工面前做了自我批评。


第二,价值观一以贯之


只有你自己核心的价值观一以贯之的时候,才有可能在组织内部打造出一种信任关系。


在链家以前,全中国所有的房产经纪公司在一个城市的存量房,从来没有超过14%。


原因是在一个平台之下的经纪人,内部会存在非常残酷的竞争,这种竞争甚至会大于外部的竞争,导致内部的边际效益越来越低,而边际成本越来越高。


这个行业里面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叫做切户。


就是我们带客户看完房子以后,可能会有同事或同行在旁边埋伏着,突然窜出来找到那个人,把客户带走。


我们的很多同业,定的规矩基本都是不许切同事的客户。但是我们内部定的规矩是不许切同行的客户。


因为我相信一件事情,如果你让他不许切同事的客户,但是允许切同行的客户的话,那么这个人切起同事的客户来,只会更加凶残。


我很早的时候就决定,链家内部所有的咨询、文件,全部都可以对外公开,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够让消费者知道的。


每一次投诉的时候,我们最在意的是内部的同事怎么看。出来一件事之后,客户肯定会到门店去,问你们这是怎么回事?然后我们的经纪人肯定都会去解释,说这个事跟我们都没有关系,其实是怎么样。


但我觉得是这样的,在解释的过程中,经纪人自己相信吗?他自己相信的话,他的解释消费者一定信。他自己都不信的话,消费者也不会信的。


第三,加强分工与合作


链家经纪人之间的方差是这个行业里面最小的。我们没有特别厉害的人,也就是那种厉害到不太需要别人帮忙的经理人。


因为我们有一个理念,如果你不太需要别人帮忙,那么你也不太会去帮助别人。我们希望打造的是一个平台式的集体,大家能够互帮互助,互相促进。


链家内部有一个指标叫“单边比”,也就是说一张业务单子,是由多少经纪人合作完成的。链家现在的平均“单边比”是6,平均每单业务是由6个人合作完成的。


链家内部的招募平台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门店的管理者需要向招聘部门去“买人”。


招聘部门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很注重门店的“单边比”。他们相信,如果这个门店的“单边比”高的话,对于新人来说就会有更多的业务发展机会,就会更愿意长久地留下来。


在房产经纪行业里,经纪人人均从业时间大概只有7个月,但是链家改变了这种状况。


北京链家2018年有超过 7000 名员工从业时间超过了 60 个月。北京链家的月流失率已经控制到 2% 以内,这个数据已经比日本的同行要低。


3. 建立外部可信竞合网络


除了内部经纪人的合作和互助之外,建立一个外部可信的竞合网络同样重要。


当链家进入到一个城市之后,会发现同行都不欢迎我们,因为会对他们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选择“打”,而是尝试着能不能把大家给拉过来。


今天的商业已经远远超过它的边界了。现在非常流行跨界,我们是在做纵向的跨界。在这个行业里,链家做了很多基础的工作,这些工作已经变成了行业的基础设施。


比如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楼盘字典,覆盖了全中国8000万套房子,未来可以覆盖 2 亿套。在 8000 万套房子里面,大概有 60 万种户型,链家把这 60 万种户型都画了出来,同时还有线上静态和动态的数据。


这些数据全行业都在使用,我们的同行都会在链家网上扒数据,扒户型图。


对链家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建设这样一个内部的网络,向全行业的网络去发展,逐步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整合。


未来:做难而正确的事


重和轻:干别人不干的脏活累活


今天,整个中国的产业结构相对而言都比较“轻”。很多事应该有人要去做,却没有人做,很多基础设施都不完善。


我们在做“自如”产品的装修改造的过程当中,希望供应商能够在 14 天时间内把一个标准住宅给提供出来,但是市场上没有人能够做到。所以我们只能自己去做,结果我们现在已经变成了全北京最大的装修公司。


我们的标准化保洁等等服务,在市场上也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也只能我们自己去做。结果我们又变成了北京最大的保洁公司,每年提供的保洁服务超过 300 万次。


目前这个行业很多基础设施没有得到解决,给消费者提供基本服务支持没有得到完善,所以,我们就要变成一个比较“重”的企业,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


慢和快:慢就是快


我们的信仰就是“慢就是快”,慢点儿可能会更快。


我们觉得自己是一个相对比较慢的公司,长期 focus 在一个领域里,在战略上也不是很快。


但是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我们,在基础服务产品的提供过程当中,“慢慢来”的做法,会让产品的品质更有保障。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里,大家的心思要定下来,其实是不太容易的。


一直以来,我比较喜欢说一些我们做过的事,不太擅长说一些我们想做和要做的事。因为任何一个想做和要做的事情,要实现起来,其实都没有那么容易。


难和易: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我不太喜欢做容易的事情。商业上的事情其实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言的,走得快的企业最终都是要补短板的,最终所有的路还是需要重新走一遍。


在这个世界上,对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很多,但是对的事情都比较难。所以,越是碰到容易的事情,越是看起来像捷径的事情,我们就越是比较回避。


结语


链家从2001年成立到现在,面对这么多的用户,我一直都比较忐忑。


为客户提供基本的有品质的服务,这就是我们的初心,这也是服务行业很多企业所缺乏的东西。


大多数竞争者不懂我们,我们也不会去看他们。我很清楚自己的初心,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从一开始,我们就与其他人不属于同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