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一个字,一本书,带给我的思考与成长


本文内容节选自冯叔的新节目《风马牛书房》
口述 | 冯仑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读过很多遍《道德经》。我读《道德经》,主要就看里面重要的思想方法。《道德经》的思想方法厉害在哪儿呢?南怀瑾有一个说法,我非常赞同。
在讲儒释道的时候,南怀瑾有一个表述。他说,人一辈子应该记住这几个事。
一是佛为心。从内心来修行自己,要慈悲,要参透,要灭贪、嗔、痴。
二是儒为表。就是人与人的相处,有一套仪式、礼节与秩序。儒家在这方面讲了很多。
三是道为骨。也就是说,人一生要能立得住,一定要懂得老子《道德经》的精神。
为什么叫「道为骨」呢?
《道德经》讲了很多内容,教人怎么样从相反的方面去看问题,去努力得到正面的结果。比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以及下和上、强和弱、内和外,小和大,快与慢的关系,都讲得非常清楚。
比如你想很强大,那你要学会弱小,当你很强大的时候,你要忘掉你的强大,才能够有更好更大的发展。如何从相反的方面去努力获得更好的结果,这是很厉害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终极的手段,大智慧,是教人成为真正的强者。

余秋雨新作《老子通释》


至于为什么会读《道德经》,那要从多年前的一次经历说起。
在 1990 年代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压力特别大。当时公司除了做房地产以外,还涉及了很多行业,金融、影视、零售百货,等等,一大堆事,有很多事情还经常「冒泡」,所以就感到心力交瘁。
有一次回西安,碰到一个银行的经理。他跟我聊天,说,「你看起来就是事儿忒多,压力很大。我找个人给你看看吧。」
我就跟着他去了西安郊区的一个地方,周至县的楼观台。据说,楼观台是老子曾经讲经的地方。那儿还有一棵古树,相传是老子亲手栽种的。
在那个地方,见到了一位道长。后来才知道,这位道长就是任法融道长。他在前些年担任过道教协会会长。
当时刚聊了几句,我觉得我还没说明白呢,他就说,「你不用说了。你是做生意的,我知道了。」
我就问他,「我以后会怎么样?」
他琢磨了一下,拿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字,说,「给你一个字吧」。
是一个「捂」字。
我问:「这什么意思?」
道长说:「你之所以有烦恼,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就是因为你手里的事儿太多了,你捂不住。比如说,你拿一只大碗,你捂不住碗口,(倒过来)碗里边的东西都会漏出来,但你只拿一颗黄豆,就可以用手抓住它。你的事儿、你的欲望,你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越来越不够的时候,就是捂不住的时候。你现在捂不住,所以才出这么多事儿。」
我说:「那怎么办呢?」
他说:「很好办啊,减事,把你的事减到你能捂住的时候,你就没烦恼了。也就是说,你的能力是一定的,你只有把你的事情减少,这样才能够平衡。」
我当时将信将疑,后来的确也没别的办法,就开始减,一直到 1999 年、2000 年的时候,除了地产,其它业务都减掉了。这个时候负债少了,人也少了,账面上的资产规模也减少,但是事儿确实越做越精进了。因为专注在房地产,也不像以前那么慌张了,于是我就体会到这个「捂」字很重要。

《吴清源》| 想要烦恼少,先把欲望管理好


之后我做事,就老想起这个「捂」字。这个事,我捂得住,还是捂不住?要捂住一个事儿,得有资金、人才,以及很多资源。如果捂不住,就不做了。
也是因为这个机缘,听任道长讲了这个道理,我开始关注《道德经》,读《道德经》。然后发现,《道德经》讲的很多道理对我都特别重要。
比如说《道德经》讲「静以制动」,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等等,要减少很多多余的动作。由于相信了这些道理,在市场的转型、社会转型、法治健全的过程中,因为不动,当然就没有是非,于是我们公司幸存下来。
当然,我们也做了一些事情,但是从我内心来说,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坚守住了,第一是善处下,第二是不动,第三是不争。
这让我在商场上避免了很多的风险,而且的确减少了很多不必要困扰和麻烦。所以我觉得《道德经》给了我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