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管理的5年“中国往事”

作者 | 周 至

来源 | 美业新纬度

(ID:meiyexinweidu)

转载请联系授权

现阶段,很多皮肤管理店需要向医美机构输送客流,以此来增加营收。再加上美容美体高达20.3%的关店率,让人不得不想这样一个问题:皮肤管理店真的不赚钱吗,如果阻断向医美输送流量,皮肤管理的盈利模式还成立吗?


“我原以为行业会进入洗牌阶段,谁知道今年反而开得更多。”Lee在广州有一家皮肤管理店,他告诉美业新纬度,可能是因为美容院倒闭后美容师出来开店了,自己的店周围开了至少6家皮肤管理店。


作为皮肤管理行业的培训老师,宥米今年重点考察了北京、河南、江苏等市场后,也意外地发现“今年还是开出了不少新店”。


尽管挺过了疫情,但很多皮肤管理店依旧生存不易。Lee开设的致·日式专业皮肤管理店属于中高端品牌,通过一年多的深度运营,收获了不到200位会员,去年的营业额达到了130万元。


为了应对疫情,致·日式专业皮肤管理店做了更多促销活动,但每月到店客流还是减少了20%以上,营业额也没有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包括Lee在内的很多店主都不明白为何入局者源源不断,“皮肤管理又不赚钱,为什么都来干这个呢”?



实际上,新一批的创业者并不只为赚钱而来,美团发布的《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美容行业从业者中,85后占比已达到75.1%,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40%。


年轻化和高知化人群的特点是,职业选择更自由。新美业人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喜欢美容护肤,才决定入行的。


从年轻消费者到年轻创业者,皮肤管理行业在过去5年发生了哪些变化?还有哪些问题是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的?


01


皮肤管理机构的生存状态如何?


从韩国到中国,皮肤管理的出现是市场的必然选择。


随着90后顾客进店,科技美容开始被市场认可,在护肤这件事上,皮肤管理作为更加垂直和细分的品类,从2015年开始,在逐渐被年轻消费者选择的同时,也始终被以下问题包围,制约着它的发展。


1. 门槛低,同质化严重


皮肤管理与传统美容店的区别在于,降低手工操作,用更多设备代替人工,并追求更好的效果。但是设备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这门生意的门槛。


2016年,淄博的小雅参加培训后购买了小气泡设备,开起了皮肤管理店。作为新鲜事物,小气泡在团购的推广下迅速成为了门店招牌项目,开业三个月,小雅就收回了成本。


从2017年开始,淄博出现了大大小小数十家皮肤管理店,而且项目都基本一样。随着皮肤管理进入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小雅的生意也开始萧条。


根据百度指数,“皮肤管理”从2016年开始呈发展趋势,到2017年搜索指数暴增6倍。直到今天,皮肤管理店的热度也没有消退,在美团点评上搜索“皮肤管理”,结果显示北京有7888家,上海有8494家,广州有5078家,成都有4961家。


2. 行业小白多,开店失败率高


皮肤管理店的爆炸式增长是必然结果,它既是老美业人的退守之举,也是新美业人的进攻之势。


此前卖面膜的微商看准机会,创立了某皮肤管理品牌,在3年的时间内开出了800多家门店;包括美丽田园、静博士在内的传统美业品牌也都在皮肤管理赛道落下棋子,探索年轻化市场。


与此同时,一批对美容护肤有热情的90后开始进入美业,他们普遍是跨界入行,缺乏门店经营经验,用一种完全背弃传统的模式开起了自己的皮肤管理店——做社群文化、注重门店装修、不推销办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顾客体验,但是就门店运营和服务本身来说,行业小白还是存在明显短板。


皮肤管理行业培训老师 宥米


宥米表示,找她做培训的以行业小白为主,他们的共性是门店漂亮、服务有品质,但在拓客、品项设置方面做得不够好,导致门店营收不理想。小白店快速倒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皮肤管理店的口碑。


3. 品项边界不清晰,被医美“降维打击”


在美团搜索“皮肤管理”,呈现的结果中既有医美机构,也有传统美容院,甚至还有美甲美睫店。


介于生美和医美之间的皮肤管理,利用科技美容的趋势成功狙击了传统美容院,迫使后者不断转型和调整;而轻医美机构又总能轻而易举地打劫皮肤管理店的客流,医美从业者将这一过程称为“降维打击”。


由于没有划定明确的服务范围,导致皮肤管理可以被任何一家美业门店插手,长此以往,皮肤管理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出于盈利需要,很多店已经从面部项目扩展到身体项目。在消费者看来,皮肤管理正在丧失精准指向,成为普通美容院。


02


5年来,皮肤管理的突围从未停止


以上问题,是每一家皮肤管理店都面临的问题,过去5年,他们都在寻找解决办法。


1. 寻求差异化之路


2017年开始,日式、韩式皮肤管理店出现速度明显加快,但这并不能解决同质化竞争。一位从业者坦言,所谓的日式和韩式只是引进日本和韩国的设备和产品,再在门店装修上进行风格化,最终的效果没有明显区分。


某天日式皮肤管理门店


某天日式皮肤管理创始人方思告诉美业新纬度,日式皮肤管理最大的特点是每天都可以进行护理,注重细节的服务体系会给顾客舒适的体验,效果甚至会放在第二位。致·日式专业皮肤管理店的创始人Lee则表示,选择日式的初衷是“绝对安全,又有效果的护肤方式”。


“产品、装修都无法构成竞争壁垒。”Lee认为,顾客在多家店之间做选择,主要依据是门店服务是否体现出了专业性,是否帮顾客解决了问题。其次是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是否能保证服务标准的稳定输出。


单凭日式和韩式无法实现差异化,于是有品牌开始寻求功能上的差异化。


颜居屋在引入日本的臭氧美容技术后,快速着手品牌年轻化,吸引90后进店,并且深耕皮肤清洁这件小事,最终形成“专业洗面”的品牌标签。



疫情发生后,由于长期居家隔离和佩戴口罩,人们对面部清洁的需求大幅提升,今年上半年的会员转化率从去年同期的30%涨至70%。在公布招商加盟计划后,迅速成为热门项目,成功跃过同质化泥潭。


科颜家创始人胥燕告诉美业新纬度,寻求差异化是艰难的过程,但也有方法论可参考——新品牌可以借助洁面、祛痘等见效快的服务打差异化,而祛斑、美白等见效慢的服务则无法形成爆款,也就没有实现差异化的机会。


2. 打磨服务体系,摘掉“小白”的帽子


行业小白出局概率大,但那些经受住考验,还留在市场上的小白,却能利用跨界经验弯道超车。


比如跨界入行的胥燕在数据化方面就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科颜家将专业运营团队进一步细分为数据分析、线上运营、市场调研、流量归集等部门,各自发挥优势,最终实现数据能力的飞跃。


除了用于选址,科颜家的数据能力还通过经营数据和运营数据,渗透进了门店的日常运营。


刚开店时,Lee定期找老师进店培训,在掌握了基础技术后,他们根据顾客特征,摸索出了手法系统和选品标准,“现在自己基本可以解决一些修复问题了”。



《中国生活美容行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美业门店越来越热衷于学习,超过50%的门店每年定期培训3次以上,23%的受访者表示每年培训次数达到6次以上。


通过积极学习,越来越多的皮肤管理店主摘掉了“行业小白”的帽子,借助数字化,探索精细化运营。


3. 双美运作,突围医美绞杀


面对轻医美的发展,皮肤管理店是矛盾的,一方面要提防顾客流向医美机构,另一方面又需要医美机构输血,尤其是小型皮肤管理机构,在顾客转化率、到店率低的情况下,往往选择跟医美机构合作,将自己的顾客输送到合作机构,从而分得一杯羹。


将自己的顾客拱手相让,这是小型皮肤管理门店的无奈之举。皮肤管理已经让他们经营乏力,绝无精力再开辟新的业务,只能选择卖流量。这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医美机构做得不好,间接伤害了你的品牌;医美机构做得好,则直接抢走你的顾客。


正因为如此,那些已经形成口碑的皮肤管理品牌决定构建自己的业务生态——用皮肤管理门店吸纳流量,建立黏性,再将有医美需求的顾客升级到自己的医美门店。这场被叫做“双美驱动”的活动加速了行业的马太效应。


位于北京的水仙之美落地了4家皮肤管理店之后,于2019年开出了第一家医美门店,成功实现流量互导,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拥有马莲朵和水灵漾两个品牌后,昀尚集团在2018年收购了医美品牌“羽莎医美”,实现美业全布局,2019年集团营收破亿,利润率高达30%。


“双美化”是皮肤管理店面突围医美绞杀的途径之一。胥燕表示,皮肤管理店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医美门店,既满足顾客的需求,防止流失,又能提升经营利润。


03


皮肤管理灵魂拷问:盈利模式


现阶段,很多皮肤管理店需要向医美机构输送客流,以此来增加营收。再加上美容美体高达20.3%的关店率,让人不得不想这样一个问题:皮肤管理店真的不赚钱吗,如果阻断向医美输送流量,皮肤管理的盈利模式还成立吗?


不同类型的门店,有不同的盈利模式。


1. 单店:容易盈利,但扩展很难


致·日式专业皮肤管理门店服务


致·日式专业皮肤管理店开在广州珠江新城,客单价900元,2019年的营收突破100万元;位于北京国贸的某天日式皮肤管理店的客单价600~1000元,去年的营收接近300万元。除去成本,两家店都有不错的利润,但Lee和方思都有同样的顾虑:难以实现连锁化。


作为单店,经营者可以尽情发挥,提升产品品质、服务品质、门店调性,用品质换取高客单价。如此一来,门店大概率能盈利,但是单店的成功,考验的是管理者自身。如果开分店,管理能否到位,新店品质能否符合高客单价要求,都要打上问号。


“如果说要开分店的话,需要一个很长远的计划,因为流程管理,人员管理、薪资体系各方面都要完善,我们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基础。“Lee说道。


2. 小型连锁:很挣扎,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3~8家门店的小连锁是皮肤管理领域经营难度最大的店,与单店相比,这类店的品牌效应和体量都上了一个台阶,但这时候驱动品牌的核心因素不再是管理者,而是运营系统,而整套系统中的运营能力、团队能力、供应链能力都在搭建阶段,不足以支撑所有门店的发展,一定会有门店处于亏损状态。


而品牌不能停下来调整,必须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断升级团队,提升运营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3. 大型连锁:坚持直营还是开放加盟?


如果有了10家以上门店,品牌的盈利模式就转变为平台型模式,品牌方可以选择继续做直营店,稳步发展,或者开放加盟,快速占领市场。


科颜家门店


直营的好处在于将一切变化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模式很重。坚持直营模式的科颜家在郑州落地了15家店后,开始计划向外输出。胥燕表示,未来会按照1:1.5或者1:2的比例配置直营店和加盟店。


从800家店到淡出市场,如坐过山车一样,美肌工坊消失在美业江湖。


今年6月,美肌工坊创始人谢彦君向美业新纬度复盘这次创业:“如果能再来一次,我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技术和团队上面,因为顾客走进门店是去解决皮肤问题的,那靠什么解决?第一是产品,第二是技术,技术是由团队提供的。而这两部分,美肌工坊都做得不够好。”


进入中国5年,皮肤管理领域还没有哪个品牌能完全补齐产品供应链、人才系统、信息化系统方面的短板,何是才是完全开放加盟的好时机。


回到最初的问题,行业进入洗牌期,然入局者众。为何?


实际上市场从来不会停止洗牌,那些不敬畏行业、漠视顾客的玩家一批又一批地被赶下牌桌,而入局者抱薪而来。


皮肤管理在中国走了5年,你经营了几年,是否还记得入局时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