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旅程

题图:不二法门 | 摄影:少楠

你觉得一本书的序言应该是什么样?

也许是全书的概括总结,或者是作者的生平介绍,还可能是朋友们的赞誉和背书……但你很少见过像下面这样的序。

这本书是《一生的旅程》,是前迪士尼 CEO 罗伯特·艾格(Bob Iger)的自传。他在书的前序中写了一个故事,描述了在上海迪士尼开幕时刻,迪士尼和他本人所经历的惊险和煎熬。

我读书不算太少,但这是第一次见。读完全书,我却明白了艾格为什么这样写。「从心所欲不逾矩」、「真实、真诚」是他骨子里的东西,在那个特殊时刻,流淌出这样的文字,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很喜欢这本书,艾格就像讲故事一样回顾了自己 45 年的职业生涯,把那些喘不过气来的时刻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比尔·盖茨(Bill Gates)在 2020 年的夏日书单中推荐了这本书,他评价道:「这是我这些年读过的最佳商业书籍之一。艾格极为出色地解释了在一家大公司做CEO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生的旅程》和艾格配得上这个评价。

我从这本书学到了很多,今天写写我的收获。

优先事项

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优先事项」。

在我管理公司的过程中,战略推演和优先事项的确定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过去的经历中,我们只有少数的几次,会花很长时间在真正做战略级别的思考和讨论。

这主要是我个人的问题。

「投资」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也或多或少塑造了我的行事习惯。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更强调「不为清单」(Not Doing List),更强调做正确的事情,然后等待结果自然而然地发生。至于多久发生,没有那么重要。

但创业很不一样。创业的时间有限,资金和团队士气都不是无限资源,你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带领团队走出迷雾森林,而不能随机游逛,等待结果自然而然地发生

另一个原因更为重要:战略以及优先事项的推演,可以让团队真正聚焦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选择手边容易看到和做到的事情去「假装忙碌地工作」

这太重要了。

无论是公司管理还是个人生活,我们有多少时间是在选择「手边的」、「容易的」工作,又有多少时间是在思考和死磕那些真正重要、但很难的事情?而决定最终结果的,却恰恰是那几件事情。

艾格做到了。

2004 年初,在迪士尼 CEO 的竞选过程中,艾格把整个迪士尼的未来战略提炼到三个优先事项:

1)打造高质量品牌内容;

2)拥抱科技,将产品打造得更加诱人,并提高将这些产品推广给消费者的能力;

3)全球化

战略是「取舍」的过程,更直接一些,是「舍」的过程。用艾格的话来说:「战略或者说重要事项非常重要,并且不应该有太多。如果有太多,不仅破坏了重要性,而且没有任何人能完全记住,会给人留下目的不明确的印象」。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此大的一个企业集团,怎样砍掉其它所有事而留下三件事情呢?

首先,艾格认为高质量的品牌内容是迪士尼的核心。迪士尼动画、电视、周边产品以及乐园的游乐设施,这些都是由高质量的品牌内容所支撑的。而艾格面对的情况是,迪士尼自己已经有 10 年没有产生过像胡迪警长这样让人们喜爱的 IP 了。

全力拥抱科技有两个重要的作用。第一是让迪士尼的产品更加优秀、体验更好,更重要的是,迪士尼可以跳过奈飞(Netflix)等平台,直接通过自己的订阅服务平台触达用户,从而更好的传递自己的价值主张,也提供更好的消费者体验。

全球化就不用说了,有了品牌作为核心,再加上科技作为接触消费者的触点,全球化可以大幅增加用户规模。

看完全书,我真的很震撼。艾格任迪士尼 CEO 的 15 年间,迪士尼所做的每件事都源于这三个优先事项。

周五和一个朋友吃饭,他最近也读了这本书,这段同样给了他很深的震撼。他认为艾格「敢想、敢做」。

如果没有这些优先事项,就不会有对皮克斯的收购,谁愿意去冒被乔布斯羞辱的风险呢?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如果没有对皮克斯的收购,就不会有接下来对「漫威」、「星球大战」以及「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的收购,而没有这些收购,迪士尼就无法拥有这些伟大的品牌资产,无法围绕它们开发自己的电影、周边、乐园的游乐设施;

如果没有这些优先事项,就不会有 Disney+ 线上平台,毕竟这是在颠覆自己的渠道业务,意味着将内容从奈飞(Netflix)等平台撤下,意味着很大的短期损失;

如果没有这些优先事项,也不会有上海迪士尼乐园,从而错失巨大的中国市场……

回到 2004 年,这些在当时都是看起来都是异常困难甚至不可能之事,但正是这些把迪士尼重新带回了巅峰。

我想,这就是盖茨说的,「艾格极为出色地解释了在一家大公司做CEO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也是我从艾格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如何看待失败

我学到的第二课是如何看待失败。

在长达 45 年的职业生涯中,艾格遭遇过各种各样的失败,他也曾焦虑过、痛苦过。但他总是能迅速地调整过来,把失败看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专注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

关于如何看待失败,我一直有困惑。

达利欧经常说:「痛苦 + 反思 = 进步」,但痛苦就是痛苦,它确实让我们不舒服,如何把这些变成反思甚至进步的机会呢?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同时还在读皮克斯(PIXAR)的创始人艾德·卡特姆(Ed Catmull)的自传《创新公司》,我发现他们对待失败的方式出奇的一致。

艾格说:「我一般不会在事情出差错时太过焦虑。我习惯把坏消息当成可以处理和解决的问题,是可以主动掌控的东西,而不是降临于身的事情」。

艾德·卡特姆说:「为了将失败的两面性区分开来,我们不仅需要面对痛苦的真相,还要感知失败带来的成长有何益处」。

我想起达利欧在《原则》中举的例子。他把生活比喻成一场游戏,把每次遇到的失败或者问题比喻成一个个迷题,而解题和成长的过程就是收集宝石💎的过程。收集的宝石越多,我们决策的水平也会越高。这是一场一生的游戏

从他们的身上,我找到了答案 ——「视角的变化」。

我们都不愿意面对痛苦和失败,但我们可以切换一下视角:把失败带来的痛苦和失败背后隐藏的益处分开。

如果我们在意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看作是一生的旅程,是一场无限游戏,这些失败带来的益处会提高我们的水平,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做得更好,经历更美好的风景。

同理心

我学到的第三课是「同理心」。

回看艾格的几次收购,无论是皮克斯、漫威还是星球大战,这些收购的背后无疑有着迪士尼团队极强的专业性以及高超的谈判技巧,但我认为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艾格和这些创始人们之间的个人情感联系(Personal Bonding)。

而这些情感联系的背后,是艾格极强的同理心和极小的 Ego。

被任命为迪士尼 CEO 后,艾格的第二个电话就打给了皮克斯的创始人乔布斯。要知道,当时乔布斯和迪士尼的关系非常紧张,而且艾格和他也只是泛泛之交。

艾格回忆到,他之所以给他打电话,是因为他想让乔布斯在媒体发布消息(艾格就任 CEO)之前知道这件事

如果你看过《创新公司》和《成为乔布斯》,你会知道艾格的这个微小的举动,成为了改善迪士尼和皮克斯关系的起点。

艾格上任后,如何处理与迪士尼元老罗伊·迪士尼(Roy Disney)的关系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罗伊因为与艾格的前任迈克尔交恶,从迪士尼的董事会辞职,并且因为艾格曾经搭档迈克尔很多年,罗伊把怨恨也迁怒到了艾格身上。

经过几次会谈后,艾格理解了罗伊被压抑已久的情感:这一方面源于董事会和迈克尔的轻视和不尊重,另一方面甚至可以追溯到他与华特·迪士尼(迪士尼创始人,罗伊的叔叔)的情感纠葛。

于是,艾格帮罗伊做了以下几件事情:1)名誉董事长的名头;2)一笔不大的咨询费用;3)迪士尼总部的一间办公室。罗伊撤诉了。

回顾这件事时,艾格说:

不要让你的自尊心阻碍你作出最佳抉择。当罗伊和斯坦利因我被选为首席执行官而把董事会告上法庭时,我非常震惊,也完全可以与他们剑拔弩张,甚至最终获胜,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代价,并分散许多本应用在真正重要事情上的精力。我的工作是把公司带到一条崭新的道路上,而第一步,便是平息这不必要的矛盾。想要做到这一点,最容易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认识到罗伊的根本需求是得到他人的尊重。这尊重对他而言弥足珍贵,对公司而言却如举手之劳。

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收购「星球大战」后,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对于迪士尼没有采用自己设计的剧情拍摄新三部曲感到失望、沮丧,甚至对媒体说艾格背叛了他。

艾格回忆说他认为「用这样的方式来形容将自己看作心头肉的东西卖给别人的感觉,不但不当,而且不雅」,但他尊重乔治的成就,也理解他对整个项目的深情。

于是,他决定不发声。

直到新一部《星球大战》的首映式上,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们大家之所以能在这里,全是因为一个人,是他,创造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神话故事,并将其托付给了华特迪士尼公司。这个人,就是乔治·卢卡斯」。

如果你觉得这些都是「大事」,我们再来看一些「小事」。

与公司外的人一起开会时,虽然会议桌旁坐满了同事,但艾格发现对方只会关注到自己。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他会特意将赞誉和关注引导到他的同事身上。同样地,当艾格与迪士尼之外的团队进行会议的时候,也会专门与桌旁的每一个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我很喜欢艾格在书中说的一句话:「如果你能带着尊重和同理心与人接触和交流,那么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终将实现」。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真诚

我从这本书学到的还有很多,比如「真诚」。

全书的字里行间,艾格无时无刻不在展露真实的自我

他坚信领导者应该拥有自知之明,不要假扮别人,这才是真正的权威和领导力的源泉。在和团队开会时,他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不要让自尊心占了上风,自己要做的,并不是使出浑身解数给在场的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应该抑制住假装自己知道一切的冲动,鼓励团队找出真相

在不得已需要解雇员工时,他认为这件事情必须当面做,不能通过电话甚至邮件,「你需要双眼直视对方。不能用任何人作挡箭牌」。

为了警惕自己因为过往的成功而骄傲自大,从而对别人的看法缺少耐心或者不屑一顾。他甚至向身边的高管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如果我在工作中表现出不屑或者不耐烦,请一定要告诉我」。

在全书结尾,为了避免大家对于三个优先事项过于震撼。他谦虚地认为只有回望往事的时候才能将这些故事拼凑完整。他说:在当时,他只是直觉上认为高品质 IP 很重要,迪士尼需要拥抱科技,向新的市场拓展有重大意义,但他也不知道这段旅程会把迪士尼和他自己带向何方。

一生的旅程

我很喜欢这本书,以至于读完的瞬间,我一度想把这个公众号的名字改为「一生的旅程」。

去年底,我写下过自己很喜欢的一篇周报 ——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看完《一生的旅程》,我觉得它们讲述的是同样的事情。

借用艾格的话,我们的人生故事是按照逻辑展开的,一天连着一天,一个工作接着一个工作,一个人生选择引出另一个人生选择,这条路上有许多个瞬间可以让人生出现不同的转向

如果我们过于纠结每一个选择的得失、每一笔交易的损益、每一场战斗的成败,我们会不自觉地陷入痛苦、纠结和迷茫。

换个视角,跳脱出来,站在一生的角度来看待这趟旅程。面对、享受不确定性,不断把自己变得更好,心怀远方而又专注当下,也许会有不同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