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进化论》专栏·第099篇
文 | 浮光掠影第 5011 篇深度好文:5339 字 | 3 分钟阅读
编者按:
笔记侠独家解读有关稻盛和夫的最新力作《心与活法》,由此揭开稻盛专栏第一页。
下节预告:关于KDDI如何成为世界五百强以及其中所涉及的阿米巴模式,在之后的稻盛专栏中将为您一一呈现,敬请期待。
稻盛和夫的恩师对他说,公司最后能成功的恐怕只有万分之一,公司这个东西虽然成立起来很简单,但绝大部分都会倒闭。
曾经的这位乡下青年,平平无奇,也一度怨天尤人,却白手起家,打造出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并用一年时间重塑日本航空,使其扭亏为盈,创造了日航史上的最高利润。
稻盛和夫何以至此?
看过《心与活法》,想必最大的原因就是辅以心性纯良,稻盛在日久天长的枕戈待旦中对于人生、对于民族、对于世界、对于宇宙的深刻洞察与领悟。
当一个人以人类之子的视角看待万事万物的繁衍生息,以公共服务的意识参与时代进程的千回流转,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就会具有利他性,稻盛和夫也用88年的跌宕起伏诠释了管理的至高境界:利他就是利己。
顶级管理法则之一:
成为最乐观的理想主义者
稻盛和夫认为:所谓制定目标,本来就不应该事先设定制约条件,应该天马行空,依托丰富的想象自由驰骋。
这点在“中国网购教父”马云身上也有体现。
从创办中国黄页和对外经贸部网站开始,马云和他的团队对标的对象就是国际站点。
在创办阿里巴巴后的第一次员工大会上,马云更是直言不讳地告诉自己的17罗汉,我们的竞争对手不在中国,而在美国硅谷。
在同事们迷茫而空洞的眼神中,马云意气风发地描摹了一幅绝美蓝图:我自己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我希望阿里巴巴在2002年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这就是一名企业家的眼界。
造梦者,要先做梦,想都不敢想,那才是最大的天方夜谭。
事实也早已证明,马云在1996年面对国家公务人员所夸下的“海口”,只是阿里即将掀起观念革命的前奏。
在对方完全不知其所云甚至略微带有一丝鄙夷的神情里,马云胸有成竹地说:我们自信能够做出比美国人更好的东西,我们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将来发展中国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
而被马云看成创业导师的稻盛和夫,借用宫木电机的仓库创办京瓷公司时,虽然对经营一窍不通,但他还是郑重对27名员工宣布,我们首先要成为原町第一,然后要成为西之京第一,接着是中京区第一,之后是京都市第一,随后是日本第一,最后是世界第一。
平凡者普遍认为这是好高骛远,他们当然难以理解不凡者追求极致的底层逻辑。
稻盛和夫对此就曾说过:即便只是经营一家乡下小企业,也应该提出自己要花一生去经营,想要经营成什么样子的远大理想。
的确,许多公司因为满足的是小众需求,注定企业规模不会太大,但是不管着眼的是区域市场,还是布局全球业务,对于真正的企业管理者而言,追求卓越的意识,英雄所见略同。
顶级管理法则二:
成为意志最坚强的人
对稻盛哲学浅尝辄止的人觉得他的教诲就是心灵鸡汤,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同样是虔诚的佛教徒,稻盛和夫和释迦摩尼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一个入世,一个出世。
如果说释迦摩尼诠释了何为柔软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那稻盛和夫就践行了最强大的力量其实也可以很柔软。
但柔软的表达千差万别,既可以是“京瓷60年来未曾开除过任何员工”的宽厚仁慈,也可以是“小善是大恶,大善似无情”的良药苦口。
在与供应商的交涉中,有些员工或因对方太咄咄逼人,或对方的苦苦哀求,而未能将价格杀到最低。
每每此时,稻盛就会向这些手下败将叫嚣:没用的家伙,进入社会这么久,还这么愚蠢。借此激发出失败者的斗志,助其重返战场扳回一局。
在温润的外表下,稻盛向来就有一颗无论碰到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永不退却的心。
1.经营者必须时刻具备燃烧的斗魂
稻盛和夫坚信,经营完全由当事人的意志所决定,如果每天都以极其强烈的意志力去思考“我想把企业经营到这种程度”,那么将会带来两大光环效应,第一是灵感频现;第二是因缘际会增多。
很多精诚所至的管理者一定都有种类似体验,每天脑海中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经营好企业,吃饭时想,走路时想,如厕时想,甚至睡梦中还在想,在思来想去中,奇思妙想也接踵而至。
而一旦管理者有了心,招人也就更易条条大道通罗马。
上海一家在一垂直领域里做到No.1的公司,在筹备4周年庆典时,需要一段VCR。与之对接的视频负责人,以超高的业务水准和精致的服务态度产出了该公司成立以来,市面上最好的影像记录,该视频直击人心,将漫漫创业路娓娓道来,正式播放时,更是成功引爆全场。
在后续的交流中,该公司创始人了解到,此VCR的负责人因为未婚夫家在上海,结婚后,她本人也要从深圳迁居上海。
创始人遂向其抛来橄榄枝,后来VCR负责人顺利成为该公司的首席内容官,此后,在公司的每一个重大节点上,都有她的影像身影,并通过文字、图像、视频全方位推出高质量的作品,为公司融资以至日后上市前的造势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毫不夸张地说,以客户身份,全程审视一个从业人员的用户视角,这是最高级的选人捷径。
2.管理3级跳:知识、见识和胆识
博览群书是管理者进步的阶梯,但还要将收获的知识提升到信念的层次,形成管理者自己的见识。
获得的道理渗透进经营者的灵魂层面后,还要着手将这份觉醒与自己的血肉融为一体,这就在见识的层面上又加了一层胆力,就形成了更高级别的胆识。
从深层而论,胆识包含两层境界,一是坚韧不拔,二是低调朴实。
国内,最深具胆识的企业家就是任正非。
今年5月16日,美国当局以国家安全为由,恶意阻挠华为与美国企业的芯片贸易。5月28日,加拿大法院宣布判决结果,已遭将近两年软禁的孟晚舟不能获释。
在“国恨家仇”下,有人问任正非:华为是不是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任正非回答:不是。在我们没有受到美国打压的时候,孟晚舟事件没发生的时候,是我们公司最危险的时候。团队倦怠,口袋里有钱了,不服从分配,不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工作。现在华为公司全员振奋,整个战斗力蒸蒸日上,这种情况,怎么是最危险的时候呢,应该说是最好的时候。
华为的底气在于再穷不能穷未来。
16年前,任正非就为华为做出过极限生存的假设,悄然打造出了备胎方案——海思。
“修桥、修路、修房子,只要砸钱就行,但是做芯片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我们公司至少有七百多个数学家,八百多个物理学家,一百二十多个化学家,还有六千多位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专家,再加上六万多名工程师。”
正因为如此未雨绸缪,在美国禁令发布后的第二天,华为旗下的半导体公司海思“一夜转正”,全力为华为的有序运行保驾护航。
目前,海思已涵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大芯片系列,麒麟芯片更是华为手机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力量源泉。
正是有了这一王炸,任正非才在大敌当前,还能够谈笑风生:美国是我们的老师,看到学生超过他,老师不高兴,打一棒,是可以理解的。写论文的时候加一个名字,把他放在前面,我放在后面,不就完了吗?
所以,胆识的重点在识,而不在胆,对于经营企业而言,没有建立在实力上的勇敢,只是蒙眼狂奔。
以乐视为例,唱着“怎么大风越狠,我心越荡,我会变成巨人,踏着力气,踩着梦”,但实际上是踏着莽撞者的无知,踩着投资人的信任,打着“共建生态世界”的幌子,在反生态的路上一去不返,最终,所到之处,满地狼藉,创始人出逃海外不说,引发的连锁效应至今余波未平。
而纵观稻盛和夫的升级打怪之路,正是因为具备了过人的胆识,才在商界屡建奇功,这在他的第二次创业之路上尤为明显。
上世纪80年代,电电公社民营化成为NTT,日本政府允许国内新的竞争者进入通信领域,但由于电电公社自明治时代以来的垄断地位,起初没有一家企业敢于挑战它的权威。
经过慎重思考,稻盛和夫决定参与其中,并于1984年创立了第二电电。在他宣布入局后,国铁、日本电信也纷纷进场。
国铁本来就拥有负责铁道通信的团队,只要在新干线的侧沟里铺设光缆,就能轻松实现东京、名古屋、大阪之间的长距离通信,而日本电信本身也是通信界的行家里手。
与两个内行竞争对手相比,第二电电是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的绝对外行。
别无他法,第二电电在大阪到东京间的各个山峰设置抛物面天线,用无线中继的方式传送通信电波。
历经16年穷山恶水的洗礼,这个先前被认定会率先出局的公司却出人意料地杀出重围,于2000年10月1日与KDD、日本行动通讯合并为KDDI,成为仅次于NTT的日本第二大通信公司。
第二电电时期的稻盛和夫英气逼人
而这份决绝、隐忍在稻盛和夫年少时就已深植心间。
初入职场时,虽然所就职的工厂连年亏损,但为了骗取加班费,每到下班后,大家总是习惯再待两小时,然后才各自散去。
当稻盛和夫所负责研发的新品进入试产阶段后,他意识到,唯有降低成本才能让公司盈利,但居高不下的人工费让这一切都化为泡影。
于是,稻盛和夫以一介普通职员的身份郑重告知本部门的同事:既然大家没有要紧的工作,就请各位按时下班回家吧,不料,竟因此引发“公愤”。
后来,工会也介入了这起“纷争”,在“抗拒从严”的原则下,工会组织了对稻盛和夫的“人民审判”,让他站在高台上,接受群众的批斗,但稻盛和夫依然“死不悔改”。
“为了正义,哪怕成为众矢之的也决不妥协”,从少年时代起,这就成为稻盛和夫矢志不渝的处世哲学,并由此深刻锻造了他此后的人生。
顶级管理法则三:
永远敢于自我牺牲
在决定开启第二段创业之旅(创立第二电电)的前6个月里,稻盛和夫始终在扪心自问,我想要出头,是不是动机至善、了无私心呢?
直到对消灭垄断体制,降低国民费用的初衷深信不疑后,他才决定深入虎穴、放手一搏。
这里面的水有多深,他不会不知道,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拈轻怕重,那么一个国家的未来何在!
这就是以稻盛和夫为代表、最高国民性的源泉——公共服务意识。
但孕育伟大的确需要假以时日。
即便是稻盛和夫,在进阶的过程中,也要与人性的弱点相对抗,但也正是在这一道道闯关里,自我的部分被无限压制,真我的部分变得越发生动鲜活。
一度,稻盛和夫也在私事与公事的平衡上游移不定,直到有一天,他有所顿悟:我决定尽量减少个人的时间,增加思考公司事务的时间。即便牺牲自己所有的时间,牺牲自己的个人事务,也要将精力集中到公司事务上,因为,这就是作为领导人的义务。
不仅如此,在面对财富的达观上,稻盛和夫也为世人做出了表率。
京瓷在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时,面额50日元的股票,发行价达到400日元。
但是,稻盛和夫没有在股票市场上出售任何自己持有的股票,而是由京瓷以此继续发行新股,在市场上进行出售,所得资金悉数作为公司资本金存入企业账户,以此为基础,继续助力京瓷日后的高速发展。
这点在此后出版的“心法”系列中被总结为:提高心性,拓展经营。
而这种对财富超然世外的心态,在“华人之光”李嘉诚身上也有鲜明体现。
李嘉诚曾经目睹了父亲从受人尊敬到寄人篱下的全过程;自己也有过无家可归、无书可读的艰难过往,因此,在创业成功后,他一度极其享受金钱所带来的巨大荣耀。
那时,他的西装来自裁缝名家之手,手戴百达翡丽高级腕表,开名车,还拥有游艇。他玩新型莱卡相机,并斥巨资在香港列提顿道半山腰买下近200平方米的豪宅。
但就在搬进新家的当晚,李嘉诚忽然彻夜难眠,并由此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万贯家财,他第一次意识到:财富在某个层面上,的确能给人带来安全,但一旦超过那条红线,就会被一种不安所笼罩。
明白了这点,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李嘉诚不再热衷于个人独享,而是转而财富共享,李嘉诚基金会也被看成是其“第三个儿子”,40年来,持续在医疗和教育方面施乐行善,使无数惠及者受益终生。
四、结语
对于经营者而言,企业经营就应该是利他行。
如果缺乏了关爱和体谅之心,稻盛和夫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中的思维方式这个变量就会呈现为负值,热情、能力这两个变量也会因此沦为利己的工具。这时,后两者的数值越大,人生、工作反而越呈现负面效应。
所以稻盛和夫以为,精明乖巧的人当不了领导,但可以创造条件让那些谨小慎微却直觉灵敏的“胆小鬼”走上战场,让这些诚实稳重、认真负责的后备力量在实际工作中磨炼摔打,进而成为理想人选。
与之相对,稻盛和夫也说:谨防让原本就粗枝大叶,只有蛮勇的人成为经营者。
这类人在职场中有个鲜明的标签——野心大于能力。他们并不具备真才实学,但对领导职务却有发自肺腑的渴望,一旦让其成为部门负责人,就容易造成“一手遮天”。
如果在小公司,只要这些人不走,他所把持的部门就休想有所作为。因为他非但不允许有能力的人上位,而且倘若出问题,一定要找到担责人,但倘若有业绩,则全部由他一人独享。
如果在大公司,这便是掐住企业咽喉的中层,因为他们的存在,企业难以实现上通下达,长此以往,导火索只要被点燃,先前的一片大好就会被证明是自欺欺人。4年前百度贴吧的“魏则西事件”之所以会发生,原因之一就牵扯到这种不合理的组织架构。
稻盛和夫在荆棘遍布的商海沉浮多年后,依然怀抱对生命最饱满的热忱,对道义最虔诚的推崇,开创性地用理性、数字的逻辑定义了人生这个极为感性的概念,给予后来者莫大启示的同时,他本人也找到了平衡内心的秘诀。
而对于无数稻盛的追随者而言,唯一的途径就是在每天的工作中拼到极限,所谓不疯魔,不成活,说的就是先着魔,再成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嘿,你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