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医学上并没有脂肪粒这个名称, 只是美容界给它的定义,正真的名字叫——栗丘疹,通常会长在眼部周围, 什么是脂肪粒呢?为什么喜欢长在眼部?
什么是脂肪粒?
脂肪粒是一种长在皮肤上的白色小疙瘩,约针头般大小,看起来像是一小个白芝麻,一般在脸上,特别是的眼周。
脂肪粒的主要成分是角质细胞蛋白。正常角质蛋白有条不紊的完成源源不断的新陈代谢,那么皮肤就不会出现异常,但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出现了生产紊乱一些角质细胞产生了过多超量的角蛋白,在表皮下开始堆积,由皮脂被角质所覆盖,不能正常排至表皮,慢慢堆积与皮肤内形成的白色颗粒。
一般为米黄色颗粒状,长相和粉刺有些相似,所以很多妹纸会混淆,粉刺白头是手很轻松的挤压出来,但是脂肪粒被角质覆盖,比较顽固,很难有挤压出来。
眼部特征特点
眼部皮肤——薄
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薄”。只有面部的三分之一厚度~
为啥容易长在眼部,主要更眼部皮肤薄有很大关系!
新生儿约40%也会有脂肪粒, 而新生儿的皮肤也是很薄的!
生下就有的脂肪粒,比较密集 体积小,但无颗粒物
眼部还有一个特征——循环代谢差、吸收弱
新生儿宝宝鼻区容易长一颗颗小脂肪粒,大多是母体带出来的,慢慢长大了,自然也会代谢出来,然而成年人的代谢能力比较弱,长久下不去!
(颗粒状的脂肪粒,和成人相似)
远离脂肪粒
清洁不干净
眼部结构要比面部薄些,平时眼部要承担很多重任,化妆眼部是重点,有些妹纸会忽视卸妆,只是清洁乳一带而过,长时间的忽视,眼部可能就会出现脂肪粒。
脂肪粒的类型
脂肪粒分为两种:一种是成熟型脂肪粒,另一种是未成熟型油脂粒。别以为成熟型的脂肪粒会慢慢消失哦,其实成熟的脂肪粒是很难自己代谢脱落的。如果不是长在眼部周围的成熟型脂肪粒,都可以采用针挑法,并不会损害肌肤表皮。如果是长在眼部周围的脂肪粒,千万不能乱用针挑哦。
脂肪粒产生的内在因素一
出现脂肪粒不单单是眼部皮肤的问题,身体内分泌失调,面部油脂分泌旺盛,同时皮肤又没有得到及时彻底的清洁,导致毛孔堵塞,多余的脂肪无法排除,脸上就会出现凸起的脂肪粒。平时注意清洁要干净,这也是圈主一直强调的。
脂肪粒产生的内在因素二
在中医里,脂肪粒被解释为一种痰湿。所以,脸上很容易就长脂肪粒也是脾脏较虚弱的一个表现。因为,脾脏虚弱脂肪就难以被代谢,出现脂肪粒的可能性较大。脾虚还有一个表现是皮肤脂肪比较松散不紧实,有脾虚的现象一定要多吃黄色的食物,玉米粥是不错的。
眼霜的油脂过高
有些妹纸为了缓解脸部干燥或眼角出现皱纹的症状,选择使用一些过于油腻的护肤品或眼霜,而皮肤却不能将涂抹上去的油份完全、充分地吸收,最后导致脸部肌肤营养过剩,这样,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在面部形成脂肪粒。眼霜的选择很重要,分质量越小皮肤皮肤容易吸收。经常做眼部按摩,可以促进眼部循环代谢,帮助眼霜的吸收。
错误的保养习惯
不正确的保养习惯也会产生脂肪粒的哦,如在使用洁面产品或面霜、乳液的时候也用到了眼部,眼睛周围的肌肤比脸上其他部位都要细腻柔弱的多,如果将脸部的护肤产品涂抹在眼部,长此以往脂肪粒就会出来了。只有清洁乳和爽肤水才能用到眼部。
如何去除?
挑出来?
脂肪粒是很难挑出来的,尤其是在眼部,没有骨骼支撑,所以一定要选择专业人士,当然会有些小疼的。
如果是在脸颊、颧骨,挑出来比较容易,先将表皮刺破,用粉刺尖头在脂肪粒转一圈,使脂肪粒和皮肤分离,然后轻轻一按,就出来了!
(这个部位绝对不能挑,挑战性太大)
1、按摩+刮痧—促进代谢
按摩+刮痧,可以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刺激皮肤代谢,对眼部的问题有帮助,也可以预防脂肪粒的产生(切记不要大力摩擦眼部哦,按摩一定要在润滑的情况下,比如使用了按摩油)
2、眼部护理
眼睛周围的皮肤特别柔细纤薄,并有许多的皱褶,故眼周肌肤水分蒸发速度较快;同时,眼周皮肤的汗腺和皮脂腺分布较少,特别容易干燥缺水。这些因素决定了眼睛是最容易老化并产生问题的地方。一般自25岁以后眼周肌肤就开始走下坡路,出现黑眼圈、鱼尾纹、眼袋、肉芽、浮肿等问题。所以,预防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眼部保养分内在保养、外在保养和特殊护理:
(1)睡眠充足,切忌熬夜。
(2)平时多喝水,睡前避免大量饮水。
(3)保持乐观情绪,及时治疗疾病,尤其是内分泌紊乱。
(4)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勿养成眯、眨、挤、揉眼睛的不好习惯。
3、选用合适的眼部保养品:
市场上有售的眼部保养品有眼霜、眼胶,眼部精华液等多种。眼霜的滋润性、营养性强,适合于眼部有皱纹者;眼胶是一种植物性嗜喱状物质,成分温和易吸收且不油腻,适合于黑眼圈、眼袋等。一般是先用精华液,再用眼霜或眼胶。取用时约绿豆大小足够,最好先热敷再涂抹,并配合按摩和指压,效果更好。
4、按摩和指压:
眼部按摩可促进眼周血液循环肌肉运动,亮眼,清除疲劳。
具体方法:每晚睡前涂用眼部保养品,同时运用中指或无名指指腹进行按摩,上眼睑从眼头往眼尾方向轻推至太阳穴轻按,然后由眼尾开始轻按各穴位(依次为眉尾丝竹穴、眉中鱼腹穴、眉头攒竹穴,最后至眼头睛明穴。)下眼睑也同样,只是指压时穴位(依次为眼尾瞳子穴,下眼中央下方的承泣穴和四白穴。)每个穴位按压时以酸胀为准,2秒后放开,重复做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