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中国美业的行业自信?|龚伟专栏




行业观察

怎样提高中国美业的行业自信?一靠实践创新,二靠理论创新。


一个行业的发展,一般分为初创、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其中,成长阶段的特点是: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产业特点、产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成熟阶段的特点是:市场增长率不高,需求增长率不高,技术上已经成熟,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非常清楚和稳定,买方市场形成,行业盈利能力下降,新产品和产品的新用途开发更为困难,行业进入壁垒很高。


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美业大致处于成长阶段末期,即将进入成熟阶段(主要指一线和强二线城市)。


当产业处在跨阶段周期时,一些原本不起眼的问题会变得重要起来,例如:要不要大量充卡?要不要继续主打甚至夸大功效?给项目取“高精尖”名字是不是还管用?边服务时边推销的方式能继续吗?是不是只要技术强就够了?给员工打鸡血还管用吗?给客户反复打电话有效吗?


完成阶段跨越后,这些问题的答案,有的也许不变,有的也许会彻底改变。这时,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并且进行理论创新,以便找到新阶段的经营之道。否则,延续老路可能会让企业/个人失去竞争力,从而被淘汰。


文 /《美业观察》龚伟 发自成都


理论与实践


▷ 我们以医美医生为例,医生是掌握医药卫生知识,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人员。作为一名医生,其天职是救死扶伤,一般要承担临床、教学、科研的责任。这就是医生的基本理论。


▷ 按理说,医美医生是医生的一种,也应该遵循基本理论。但事实上,大多数医美医生的实际经历,是很难用这套理论解释的。比如说,医美医生有很大精力并没有“从事疾病预防和治疗”。相反地,他们服务的对象往往没病,他们不是病人/患者,他们只是希望借用医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实现美容目的。


理论解释不了实际,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其它医生会认为医美医生“不像医生”,医美医生也会认为“在医学院学的东西,在医美里使用有违和感”。现实中,一部分从其它科室转到医美的医生,在自我认同感上也遇到问题,他们偶尔还会表达“现在比起我做胸外科医生的时候怎样怎样”、“还是坐诊给人看病的时候有成就感,现在都是听咨询指挥”等。这反映出医美医生的某种不自信。


▷ 机构经营者也遇到“按照商业方式运营医美机构,不对,因为医疗规章制度会限制不少商业手段的发挥。按照医院方式运营医美机构,也不对,因为消费者不太接受,业绩也很难做起来”。现实中,医美机构的院长和总经理意见不合,合作艰难的情况并不少见。当这种情况出现,经营者也会反思“是不是我太笨?是不是行业太乱?为什么别的行业没有这个问题?”但这种反思角度同样反映出一种不自信。


▷ 医美医生觉得别扭,经营者觉得别扭,医美机构体系也摇摆不定,其问题本质就是:已有的医生和经营者理论体系,在面对医美行业实践过程时,解释不了、说不通。这时候,需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简单地说,就是对原有理论体系或框架的新突破,对原有理论和方法的新修正新发展,以及对理论禁区和未知领域的新探索。


▷ 创新有很多种,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等,它们可以归类为“实践创新”。中国美业人长期从事一线服务,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做出了很多实践创新。我们开篇提到的充卡、包装项目、边服务边推销等方式,在行业发展对应周期里,都是创新。只不过,因为没有理论来支持,美业人会有意无意把这些方式认定为“行业乱、靠忽悠、从业者素质不高”。这样反思里,当然有部分属实,但或许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糟糕。


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之后又对新的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中国美业需要更多理论指导。


▷ 那么,如何理论创新呢?


▷ 还是用前面例子,通过医美医生的真实情况,有了以下理论:


1、把医疗分为医疗器械领域和医疗服务领域。

2、把医疗服务领域分为:基础医疗(或疾病医疗),即“有病治病”;消费医疗(医美、口腔等),即“没病找病”。

3、基础医疗服务的是病人,消费医疗服务的是客户。病人不应该指挥医生,但客户可以提需求。

4、基础医疗不讲结果,医生不能保证这个病绝对能治好,但消费医疗要求医生保证结果。

5、独当一面的医美医生 = 外科/皮肤医生 + 心理医生 + 美学研究者 + 咨询师。

6、如果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那么就要有跟咨询师、营销人员合作的准备,就要接受和认同自己“消单工人”的身份。

7、医美医生要靠客户满意度来证明自己,而不是靠个人资质。这也能间接解释,为什么非法医美还能够跟合法医美抢市场,因为有不少客户更看重效果,而不是医生资质。


▷ 在原有医生理论体系下,上述个别新理论甚至有点“离经叛道”。但是,只有医美行业创造出上述理论(另一种类似说法叫做“认知升级”),在新理论框架下,医美医生才能获得更名正言顺的发展。假如没有理论创新,依然用旧的理论去分析和解释实际情况,那种“别扭感”还会存在。我们要对新理论有自信。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理论并非为了解释而解释,而是结合实践得出的理论创新。即,唯有结合实践的理论创新才能推动行业发展


▷ 此外,当现有理论不能解释事实时,我们不应该仅仅考虑“我是不是哪里做错了?”(这也是不够自信的表现),还可以考虑“现有理论是不是不能应用了?”


答案的探索


要不要大量充卡?


▷ 在没有“杀鸡取卵”和伤害客户前提下,充卡方式本身并没有问题。充卡不仅能增加现金流,还能提高客户到院频次。


要不要继续主打甚至夸大功效?


▷ 在保证有真实功效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推广功效。假如单靠功效已经越来越难从营销中胜出,还可以增加其它竞争点,例如文化。(详细可参考《美业营销怎样创新?“文创+”了解下》


给项目取“高精尖”名字是不是还管用?


▷ 给项目取个好名字,是项目成功的重要要素,一直都管用。“高精尖”是一个角度(例如:三维V脸提拉),“形象生动”也是一个角度(例如:幼幼脸)。


服务边推销的方式能继续吗?


▷ 可以继续,只不过要用让人舒服的推销方式。完全不推销的“哑巴服务”,客户体验并非就是最好。


是不是只要技术强就够了?


▷ 技术强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例如模式问题、营销问题。


给员工打鸡血还管用吗?


▷ 调动员工情绪和士气,是服务业必不可少的工作。可以不用“打鸡血”这个容易造成不好联想的词,用别的词。


给客户反复打电话有效吗?


▷ 有用,注意技巧即可。


总结


▷ 以上问题的答案,并不适用于每一家机构。理论创新的意义在于,承认这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尤其在要与形形色色客户打交道的美业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主动创新,才能与时俱进。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自信也来源于实践成功中国美业发展至今,虽然业内业外对美业还有诸多批评和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已形成万亿规模的行业,在实践上取得的成功是实打实的。那么下一步,中国美业还需要更多理论创新,把行业分析和解释得更完整、更透彻。当理论成熟起来,中国美业人逐渐建立起理论自信后,这个行业的自信也就建立起来了。


▷ 当行业自信后,就不再那么容易因为“互联网思维、O2O上门、BAT投资、人工智能”而产生自己吓自己的焦虑。美业虽然看起来不高大上,但其繁琐流程和服务细节带来的复杂度,其实有很大壁垒,这是主要精通面向消费者技术的互联网行业很难短时间解决的。


一个自信的行业,更有未来。


▷ 为了丰富美业实践和理论,《美业观察》长期以来,通过专访、研究、洞察等,以文章形式分享探索成果。从今年起,《美业观察》会增加读者线下交流活动,取名为“美业小集”,为大家提供更深入的交流场景。例如:邀请AI专家(《美业怎么用好人工智能?读者们聊了4小时|美业小集》)、用户体验专家、法律法规专家等,把更多内容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