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陶然:企业文化中的佛法、佛经和戒律

2018年11月3日,拉卡拉集团创始人孙陶然作为班主任在北大创业训练营三期班回归日上的演讲中提出:对管理者而言,不但要提出“佛法”,还要给出“佛经”以及“戒律”,才能锻造出一支践行佛法的队伍。

附讲话全文:

很高兴以三期班主任的身份在拉卡拉大厦为大家举办回归日,今天这个场合我就不讲课了,机会非常难得,应该多多交流。

我发起今天这个活动是受侯军的感召,上次去参加六期班的开学典礼,突然间觉得自己作为三期班主任好像有点不称职。

本来我觉得自己在北创营讲的课一直评分都排第一算挺尽职了,后来看到侯军花那么多时间和各期学员在一起,才觉察对于我带的班来说我花的心思有点太少,所以在侯军的感召之下,我倡导了这次的回归日。

回归日只是一个由头,就是大家找个机会聚一聚,也邀请其他期的同学大家一起参与,一会儿北大校友会秘书长李文胜以及北大企业家俱乐部理事赵文权都会来。

北创营大家平常见得比较多的是王健、姜英伟,没有他们肯定没有北创营,但是,其实我特别感谢侯军,我认为没有侯军就没有北创营;没有侯军,北创营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北创营和北大企业家俱乐部有很深的渊源,北大企业家俱乐部是当时我们按照“行业先锋、道德为本、北大精神、共同成长”十六字方针一起发起的一个不正经的正经组织。

目的是把北大同学中企业做得不错的、志同道合的人汇集到一块,因为北大每个人都很牛,但是彼此缺少沟通,我们希望改变一下这种状态。

俱乐部搞起来之后,我们在一起聚会之外,一直也在干一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王健他们提出想做一个北大创业训练营,缺钱缺导师,找到俱乐部一些理事希望支持,于是俱乐部就跟北创营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了。

北大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中李小白、侯军很早就出钱出力支持北创营,我也算出钱出力比较早的,我觉得到北创营讲讲课挺容易做到,但像侯军这样把大把的时间和热爱都给北创营的确实很不容易做到。所以我觉得我应该代表北大企业家俱乐部、代表我本人感谢侯军。

这绝不是哗众取宠。一个组织有没有凝聚力,跟它的成员相关,跟领头人更相关。领头人能不能花非常多的时间尤其是感情在这个组织上,对组织能不能凝聚起来、发展起来至关重要。

北大企业家俱乐部有很多理事都作为导师参与北创营的活动,但是像侯军这样拿出这么多的时间,尤其是这么多激情,花了这么多心思的不多。刚才你们每个人上去自我介绍时,他都跟我讲这个人是做什么的,来北创营之前如何如何,来之后如何如何,可见对你们都非常的了解,多么用心。我认为正是因为有很多人这么用心,北创营才能够走到今天,也才能走得更远。所以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侯军,我就是在他的感召之下号召了这次活动,并且我向他保证,以后我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咱们北创营的活动。


北创营是中国众多创业培训组织中的一个,但也是最独特的一个。

首先,北创营是北大的。这让我们每个营员都可以沾上北大的仙气儿,北大的仙气儿就是北大的精神,这是非常神圣非常宝贵的财富,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每个人的事业和生活结果,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的“三观”,这个世界上一切的考验,归根结底考验的都是当事人的“三观”,北大的仙气儿是提升“三观”境界的灵丹妙药。

其次,北创营是永不结业的一所学校,永不结束的宴席。我每次想到北创营时,总是联想到黄埔军校,中国的近代史实际上是在黄埔军校的操场上建立的,国共双方的将领基本当年在黄埔军校都是同学。

咱们是做企业,当然不存在兵戎相见的情况,但是我认为北创营和黄埔军校很像,都是一期一期地办下去,每期都有一些精彩的人物,然后各期的精英越走越近,各自排列组合、各自更加精彩,最终一起影响历史。

虽然大家都是北创营学员,但不可能所有的人最后都发展成一样,最终跟北创营走得越来越近,彼此之间走得越来越近,一起长期走下去的一定是一小批精英。这些人也许在每一期里面只占当期学员的20%~30%,但是都是最宝贵的精英。精英之处在于大家在理念上彼此相互认同,在道德上彼此相互欣赏,在事业上彼此可能还有些呼应。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力争成为这些精英中的一员,而不要成为北创营的过客。

各期的精英汇总到一块,这是一股非常强大的正力量,其中每个人的成功往大了说都是咱们国家的、民族的幸事。

因为国家和民族是由每个人组成的。GDP是什么?GDP是由各个企业组成的。

我们多创造一家好企业,我们国家的GDP就多一点。我们多一个认同北大理念、正能量的人,这个社会上好人就多一个,坏人就少一个。

所以我认为大家汇集到一起,尤其是越来越集中的把一些精英汇集在一起,对国家和民族肯定是有利的,对你们本人的成长也是特别有利的。

侯军前一段也跟我们商量,说未来还要做更多的事,把北创营中的活跃分子、先进分子、优秀分子,更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做一些事,其目的是让我们每个人更好,让我们的北创营更好,最终让我们的北大更好,让国家更好。

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如果每个人都让自己更好了,这个世界就会更好,这个社会肯定会更好。

北大的特色就是在不正经中正经,看着都是嘻嘻哈哈没大没小的,但北大人于对礼义廉耻的敬畏是最深刻的,比那些正经中透着不正经的人要好几个数量级。这一点精神我希望大家慢慢体会。

借今天这个机会,讲两句话。

第一句话,从现在大家所处的阶段来看,大多处于企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初创期,各位要亲自抓产品。

企业初创期核心是做产品,只有把产品做出来,才能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创业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做买卖,做出一个有人愿意花钱来买的产品,并且找到一种批量销售的方法。

初创期企业,对管理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企业管理严谨不严谨、科学不科学没那么重要,企业的布局、企业的生态更谈不上。

初创期就是活下去,并做出产品。

只有做出拳头产品,才能进入企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向着收入过亿、利润过千万去成长。

产品企业初创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希望诸位深刻的重视这一点,无论你现在拿到多少融资,如果做不出来产品,就是坐吃山空,总有一天会把你的钱消耗光。一旦消耗光了,你还没有做出产品,基本上也不可能融到下一轮资,你的公司就完蛋了。

请诸位一定要特别特别重视这一点。

我讲过管理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亲力亲为。企业初创期,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数,一方面创始人必须是董事长兼总裁兼销售副总,兼财务部经理兼产品经理兼前台,凡事亲力亲为。不要讲我招几个合伙人,我们有班子,有团队分工负责,那不行。创始人是企业的老大,但公司在第一阶段时,老大必须每一件事都亲力亲为,老大不会的事不会有人会,老大不出手关键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初创期,创始人必须首先是产品经理,亲自冲到一线去做产品,做出真正的产品而不是似是而非的产品。

真正的产品三个标准:抓住刚需、用户体验好以及性能价格比好。

初创期,企业的创始人应该是公司最大的产品经理,亲自钻研产品的每一个页面,每一个业务流程。如果你做APP,每一个页面上的每一个logo颜色、形状、色彩,每个字的字号、字体,你都要亲自打磨。

我知道有两个人是干到这种程度的,美国的乔布斯,他做苹果的时候是这么干的;中国的雷军,他做小米手机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一点不吹牛,因为我现场见到过,他拿出手机问我:“这两个你觉得哪一个更好?”,虽然我已经看不出两个设计有什么差别了,但他还在仔细打磨。雷军给小米做的每一场演讲的PPT,都是由一个专业的小组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做出来的,里面的每一张照片都经过专业的拍摄、专业的修图,每一个字的字体字号全部经过认真比较,所以小米的成功绝不是偶然。

产品好不好,有没有人愿意花钱买是硬尺子,抓住了刚需别人一定花钱来买,一定会成功;没有很多人愿意花钱来买就说明没有抓住刚需,一定不可能成功。

免费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伪命题,是产品没有抓住刚需的借口。没有人说晚饭如果不免费我就不吃了,因为不吃了会饿死,这是刚需。但是有人会说你这个产品收费,我就不用了,那说明你没有抓住刚需或者没有把产品做得比别人好。

产品做好了之后还要做一件事,因为不是产品好了就自动卖出去了,你需要找到把这个产品大批量卖出去的方法。是通过会销还是网上抢购,还是通过线下渠道。做出一个有人愿意买的产品并且找到大批量销售的方法,你就把买卖做起来了,企业就进入了第二发展阶段。

我认为大多数的北创营学员企业处于第一阶段,建议大家集中精力让自己成为最好的产品经理,去把产品打磨好。

当然我知道有些企业已经做到了第二阶段甚至第三、第四阶段,后面每一个阶段也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今天我们就不去展开讲了,这是第一句话。

第二句话,不管你的企业历史有多么短,一定要把企业的文化建立起来。

企业文化的核心:愿景、使命、价值观,一定要尽早提炼出来。

创业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物理层面,公司起个名字,融一笔资金,招一批人,设一些部门,这是物理层面的创业;另一个是文化层面,把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提炼出来,并且配上相应的文化落地工具,这是文化层面的创业。

理论上讲企业文化怎么界定都行,但这是企业的最高是非标准,是一个风向标,根据它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我们应该提出正能量、高段位的价值观。

使命、愿景、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我们每个企业的佛法。

佛教为什么传承了这么多年,全世界这么多的人都信奉?是因为佛教找到了度人到极乐世界的佛法,并且告诉大家只要践行佛法即可成佛。

使命、愿景、价值观就是我们企业的佛法,每个员工都领悟了践行了,我们的企业就生存和发展了,成为伟大企业是早晚的事。

但佛法非常高深,只有释迦牟尼懂,后来有些活佛也懂。但怎么样让广大的信徒都理解呢?需要佛经,佛经是释迦牟尼对佛法的详细讲解以及总结的修炼方法,例如《金刚经》、《心经》、《四十二章经》……对信徒而言,佛经是研习佛法的路径;对佛法而言,佛经是佛法的落地工具。

在拉卡拉,我们的佛经有两本,一本是管理方法论,一本是经营方法论。

管理方法论是初级版本,给中层干部用的管事四步法和管人四步法;经营方法论是高级版本,给高级干部用的经营三要素:就是柳传志先生的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对于更广泛的人而言,读不懂佛经或者不识字怎么办呢?于是佛教设计了戒律,只要照着做,就是在践行佛法的路上,例如“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等等,这是人人都会的,修炼的就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在拉卡拉,戒律就是我们的“十二条令”,对于指令、沟通、思考和行动做出了十二条规定,不要问为什么照着做就是了。做了,就是在践行我们的使命、远景、价值观,就是在践行我们的企业文化。

用文化管公司,我们讲使命、愿景、价值观,你听不大明白没关系,按照管理方法论和经营方法论去做就好了,还是听不大明白没关系,按照“十二条令”去做就行了。

核心是尽早把企业文化提出来,天天讲,以身作则,融入业务,把文化当尺子以此来管理公司。

我建议诸位如果公司到了抓管理的阶段,可以参照拉卡拉的五行文化体系把自己企业的“法、经、戒”文化体系建立起来,好的东西就应该直接拿过来直接用,而不是标新立异。

管理是一个方法问题,有方法就能达成管理目标,没有方法天天讲也没有用。如果我天天跟你讲佛法,但是没有佛经,没有戒律,对于很多人来说讲多少遍也是没有效果的。

对管理者而言,不但要提出“佛法”,还要给出“佛经”以及“戒律”,才能锻造出一支践行佛法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