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文 | 预期与智慧


– 第 33 篇 –

1


经济学家凯恩斯在1930年的时候曾经预言,以后的人们每天只需要工作3小时。但是站在今天看,凯恩斯显然预言错了。今天的我们比起几十年前,并没有更轻松。一项美国的调查显示,类似投行、咨询、律师这样的高薪工作,超过半数的人每天要工作10小时以上。富有不但没有让我们更轻松,反而让我们更忙碌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科技越来越发达,生产力越来越高,我们不该越来越轻松才对么?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于“何为美好生活”的预期发生了改变。如果要达到1930年的生活水平,确实只要工作3小时就够了。但今天好生活的标准,是学区房、豪车、名牌包,以及国庆假期朋友圈里晒出来的出国旅行照片。要获得这些稀缺资源,每天只工作三小时是不够的。


2


2010年前后我在腾讯上班。每隔半年,每个员工都要被绩效考核。腾讯给员工的评价,不是“优秀”、“普通”和“差”,而是另外三个词:“高于预期”、“符合预期”和“低于预期”。如果评价是低于预期,那就有被开除的风险。在我离职创业之前,就曾经被打分为“低于预期”。


这种评价体系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的工作成绩再好,你所在的项目再赚钱,你都可能被评为“低于预期”。这与一般小公司的管理有着很大的不同。但这种评价体系对吗?是对的。因为在腾讯是一个流量资源巨大的公司,微信小红点推一下可能就是上亿的曝光。很多时候,好是理所当然的、可预见的。


举例来说,一个月流水1亿的项目,如果预期是5000万,那就是很好的。但如果预期是2亿,那就非常糟糕了。所以,沟通、压低、管理老板的预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工作。但这项工作是充满技术含量的。是把项目难度说的大一点、把市场环境说的恶劣一点、还是把竞争对手说的强一点,是很有学问的。


3


老板的预期是要管理的。同理,朋友、女朋友、甚至陌生人的预期,也是要管理的。


每次看到某个明星“人设崩塌”的新闻,我都会默默为他们感到遗憾。所谓人设,就是为公众设立的预期。而有些人设,太高、太难维持了。如果可能,还是尽量让人设低一点、自然一点比较好。


我有个朋友,是知名网红。他的人设就是“经常换女朋友”。我看他过得还挺开心。


4


上市公司的股价,常常会出现一种情况:财报发布之后,尽管收入、利润都大幅增长,但股价却大跌。这是因为股价之中,已经包含了股东对于业绩涨幅的完整预期。如果涨幅不够,就是低于预期。低于预期,股价就要跌。


人的快乐值,也跟股价非常类似。如果你上个月升职、加薪了,那这个月就会把新的职位和薪水视为理所当然,不会因此继续快乐。相反,如果今天你被领导骂了,你会感到非常郁闷——而完全忘了上个月升职的事,也不会考虑这是由新职位带来的新难度。


去年有一次听程维的分享,谈到面临的巨大挑战,他说:“我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因为我本来也是一无所有。”


能够理性地调整预期,而不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看成是理所当然,这是一种高级智慧。


5


今年很多A股公司的老板爆仓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前几年的股市太好了,导致他们对未来的预期过于乐观,因此在投资上过于激进。


个人的预期错误会导致一些错误的决策。如果是一群人的预期错误,常常会导致泡沫。


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总结出一条“技术成熟度曲线(高德纳曲线)”:当新科技在推出的时候,一定会经历几个阶段,其中包括过高期望的峰值,以及泡沫化的低谷期。在低谷之后,人们对新技术的期望又会开始慢慢爬升。


回顾过去几年,VR、3D打印、数字货币等等新技术,都从峰值走向低谷。前两年身边出现了很多VR创业公司,现在还活着的已经屈指可数了。


这个发现的有趣之处在于:尽管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新技术,可是对每一项新技术,我们都会预期过高,然后泡沫一次。


6


高德纳曲线还有一个暗含的特点:预期并不会在峰值停留,而是在泡沫破灭之后迅速转向低谷。这是因为预期中包含了增长。只要不增长,就说明之前的预期错了。


我以为高德纳曲线不仅适用科技泡沫,对其他泡沫也同样适用。


比如中国的房价泡沫。以上海为例,上海房子的售租比(房屋售价/年租金)是65。在上海买一个房子,要65年才住回本,比起租房太不划算了。过去买房之所以还有一点可取之处,是因为所有人都认为房价会一直涨下去。可是如果房价不涨,那房价立刻就显得太贵了。


而高德纳曲线告诉我们,预期过了峰值,就只能快速下跌,而不可能横盘。


最近很多地区的房价开始下跌,这也许是一个危险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