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努力不值钱,戳心了

富书主播:张小荷


一、年近30岁的她,一夜之间失业又失恋

 

最近我认识了一个年入百万的金融高管Andy姐,典型的白富美,因为喜欢旅游,考了导游证,大三的时候就已经靠旅游带团月入过万,之后跑过市场、开过旅游公司。

 

30岁的时候突然放弃一切,从三线城市到香港读研并成功转型融入香港,同时收获清华老公,事业感情双丰收。

 

这样一段开挂的人生经历,我原以为一切的好运气都是老天赏饭吃,约见她之后才发现所有的小确幸背后都有大努力,而这种努力,揭示了普通人逆袭的3个真相。

 

她告诉我,大一(2003年)的时候她妈妈月薪才1300块,爸爸做生意失败还在还债,而她一年的学费加住宿费就要7200。


为了养她,妈妈在幼儿园工作,中午就偷偷吃小朋友的剩饭,把给职工定量的饭菜省下来带回家,当做他们的晚餐。

 

她因此三年没有回家过年,在二本大学里混日子,食堂里就着一两米饭和白菜汤果腹,不敢买新衣服,不敢参加学校任何活动,怕衣衫褴褛被人看不起。


那时候还因为自己条件不好,给不了男友物质上支持,于是他偷摸摸和网上一个小姑娘聊上了,那个女孩子很有钱。

 

失望之下,她回了趟四川老家。

 

刚好遇上08年的那场地震,她一个人慌慌张张骑了一天自行车到成都,急吼吼地给男友打电话报平安,他却敷衍“哦,没什么事嘛”,当时就觉得哇凉哇凉的,因为钱,三年的感情就这样完了。

 

男友的背叛,生活的贫穷,随之而来的是自卑、敏感、成绩下滑,越努力越焦虑,甚至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大三的时候,遇到一个转机,因为一次院校联谊,作为旅游专业的她遇到了考上导游证的学生会主席,他开心地告诉她,带一个团就赚一千多块钱。


可是当时导游证非常非常难考,而她的目标是英语导游(收入更高)。

 

这一次她没有犹豫,报英语班、参加英语角,疯狂练口语,结识了一个华侨,整整聊了四个月,英语水平急速上升,口语非常流利,自然一击即中。

 

带团过程中遇到很多苦都咬牙坚持了下来,赚了人生第一桶金,不仅生活费不愁,还可以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家里打钱回去,妈妈激动地打电话对她说:“现在我们生活过得特别好,可以吃肉了。”可是听到这句话她哭了。

 

后来她非常辛苦的赚钱攒钱,用十年的人脉和财力开了一家旅行社,短短两年,行情不好,合伙人撤资,经营不善。


有一个最赚钱的项目谈崩了,仅靠日常的运转维持不下去了,从八位核心员工慢慢缩水到只有三个人,那是最难的时候,毕业后交往的第二个男友也离开了她。

 

可笑,30岁生日那一夜,她失恋又失业,人生仿佛又回到了起点。

 

这个时候她忽然明白了关于努力的一个道理:永远不要被自己的努力感动,因为这世界永远有无数人比你更努力

 

只靠努力,真的很难改变你的命运。


为什么你的努力不值钱,戳心了

二、没有聚焦的努力,是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东西

 

心理学博士采铜在他的著作《精进》里面告诉我们,正确的木桶理论不是扬长避短而是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聚焦,然后持续行动

 

这一点,30岁之后的Andy姐做到了。

 

困难到发不出工资的时候,她重新出山带团,立马可以发出工资,但是公司实在是经营不下去了,于是卖掉旅行社和老家的房子,揣着身上仅有的20万说走就走,去马来西亚参加马拉松比赛,思考未来的突破。

 

后来她决心报一个香港大学EMBA总裁班,拓展人脉,终于在30多岁找到了毕生的事业,成功融入香港金融圈。

 

不是所有人像她那样幸运地在30岁人生重启,但是她能成功的最大原因,就是懂得杀伐决断,聚焦自己的核心技能。

 

她狠心卖掉自己的房子和公司,一秒都不眨。


她剪掉束缚自己发展的枝桠,哪怕它们已经开花结果,如果不能产生持续性价值的果实,一定要断舍离。


她认清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演讲和销售能力,找准优势并在优势上深挖,把事情做到极致,产生复利效应。

 

乔布斯曾经说过一句话:“聚焦的意思不是对必须重视的事情说“是”,而是对现有的另外100个好主意说“不”。”

 

他重新回归苹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对于苹果的政策调整——聚焦只做一款爆品,苹果每个产品都有多个版本,每个版本又有不同编号,乔布斯大刀阔斧地砍掉了70%。

 

成功者都在谈聚焦,失败者才谈刷脸,如果你连一个专业领域的作品都拿不出手,你连T型人才都不是,何谈跨界做斜杠青年,任何领域都不会承认你这位到处刷脸的南郭先生。

 

唯库创始人阿何曾说:“没有聚焦的努力,是这个世界最廉价的事物,除了感动自己和他人之外,一无是处。”

 

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普通人逆袭的第二个真相:聚焦,才是未来职场人的核心竞争方式。


为什么你的努力不值钱,戳心了

三、没有方向的船,任何方向都是逆风


经过那一次创业失败,Andy一夜长大,可她莞尔一笑轻轻对我说:


其实失败一点都不可怕,可怕的是间歇性凌云壮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往哪个方向使劲儿,这是最可怕的。

 

一个选择,能改变一生,英国BBC有部著名的纪录片《7up》。

 

导演追踪采访了穷人、中产、富豪三个阶层的7岁孩子,之后每隔七年就提着摄像机回访,现在这部纪录片已拍到了第8集,那些孩子也56岁,最新一集(63岁)将在2020年上映

 

导演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纪录片证明寒门难出贵子,阶级的壁垒无法突破,但是事实却大出意外,因为每7年,人生就可以重新选择。

 

穷人的代表:农民Nick,工人阶级姐妹花Jackie、琳、Sue

中产的代表:来自利物浦的尼尔


富二代三人组,从左往右:约翰、安德鲁、Peter

这群孩子在7岁时,由于家庭背景不同,言谈举止大相径庭,但都同样的无忧无虑,惹人喜欢。


14岁那年,孩子们似乎也按照导演预设的剧本演了下去:富二代们都按部就班上了贵族学校,工人阶级姐妹花则顺理成章的去了职业学校,都同样面对青春叛逆期。

21岁是英国的法定成人年龄,这个节点似乎也印证了那句话:成年人的世界从来不轻松


贫民窟的尼尔自21岁起心理就出了问题,辍学、失业、流浪、孤独、抑郁,他也对生活投降了,一边倔强的对镜头宣称自己很快乐,一边领着政府救济金四处漂泊。

但是有一个例外,农民Nick冲破了命运的枷锁,考上了牛津大学,成为了科学家,但是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很成功。

28岁,工人阶级姐妹花Jackie已经离婚,并带着一个孩子成了单亲妈妈,模样沧桑的像是中年人。另外几个女孩也找了门当户对的男人结婚生子。

49岁那年,工人阶级姐妹花Jackie两段话让我洞悉了她的内心:

她先是对着镜头咆哮:


我现在身体不好,政府却不发给我放补助了,摆明了让我出去工作,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吗?你说我的身体状况怎么去工作,你说?


导演问她:“你有什么后悔的事情吗?”

 

她长叹了一口气:“我上学时候不应该这么懒,若再活一次,我选择一定更努力学习。”


导演最后为我们埋下了一个彩蛋,当年不愿意成为高富帅的代表的三人组中的约翰终于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与真实经历:


他的父亲在他9岁那年就去世了,其实从那一刻起,导演在片中为他制定的富二代人设就已轰然倒塌。


然而约翰很争气,他选择了努力,大学时凭借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奖学金,毕业后成了大律师,让家人过上了最好的生活。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失败的人都有个共同点,爱怨天尤人,爱推卸责任,自己活得不好就赖社会,实在没人赖了就赖自己以前不努力,该做的事则永远推给明天的自己。


而成功的人,就像片中逆袭的农民Nick,富二代约翰,我的朋友Andy姐,都明白普通人逆袭的第三个真相:


你选择了懒惰就选择了平庸、贫穷、不如意;你选择了不向命运屈服,就选择了希望、成长和成功,阶层的壁垒从来都不是坚不可摧,只要你选择努力

 

为什么你的努力不值钱,戳心了

四、跳出舒适圈,你的圈子决定你的层次

Andy姐有一个人生转折点给我印象十分深刻,她为了跻身深圳富人圈子,就在全深圳最贵的地段倾其财力买了一套小居室,哪怕明明可以买一个更大的,只要远一站,就可以买一个正规三房,但她宁愿买一个富人区的,这样的话她可以接触更有钱的人,层次更高的人。


她告诉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圈子的重要性,要是在原有的圈子里,永远都是量的积累,如果要实现质的飞跃,必须要学会跳出舒适区,跨跃更高的圈子,才能达到所谓的人生逆袭。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结论让人震惊: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脉圈子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古至今,成大事者都更看重“人和”。“人和”的力量,就是圈子的力量,这种力量往往能战胜一切。

 

高晓松从小就在清华大院长大,他面对采访时自曝:


小时候我遇到什么问题,家里人就写一张字条,说你去问谁谁谁。这些谁谁谁,很多都是中国头把交椅。我随便踹开一家的门,进去聊会天就很长知识。梁思成和林徽因就住在我家前面的院子。

 

在这种牛人成群的优质圈子里长大,高晓松自带“学霸”基因,就像他说的:“硕士在我们家基本等同于文盲。”

 

苹果之父乔布斯说:“我的成功,离不开我的生长环境。我从小就在硅谷长大,周围邻居都是硅谷元老,他们在事业上给了我很多帮助。”

 

一个人所处的圈子,也可以成为拉高层次的竞争筹码,你有多少优质圈子,你的财富空间就会更大。

 

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


中产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


富豪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

 

普通人努力的第三个真相就是要跳出舒适区,不断跃迁到更高的圈子,砥砺前往更大的世界。

 

刘慈欣在《三体》中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如果你一辈子蜷缩在自己的圈子里坐井观天一叶障目,那些有钱人的快乐你永远想象不到。

 

一线大城市的门正在对普通人关闭,上升通道越来越狭窄,但是我们还是能通过由量变到质变的努力,由散漫到聚焦的努力,由低层次圈子到高层次圈子努力,一层一层突破壁垒,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