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需20分钟/周,“黑科技健身”ZE极速运动:科技杠杆将翘动行业多大市场?

仅需20分钟/周,“黑科技健身”ZE极速运动:科技杠杆将翘动行业多大市场?

CEO专访

根据2018年初健身行业SaaS服务商三体云动(《如何三年覆盖15000+健身业门店?三体云动“最贵”SaaS价值论》)发布的《中国2017年度健身房生存白皮书》数据显示:近7成的消费者都将“减肥瘦身”当做健身的重要目标之一。

同时,白皮书还指出,超过65%的消费者一个月健身次数在3次以内,83%以上的消费者将单次运动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如果将两组数字对比来看:一边是“减肥瘦身”的迫切需求,一边是“行之寥寥”的实际付出,消费者的愿望和采取的行动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这不禁令人思考,看似不小的差距背后是否存在着一块尚未挖掘的市场?

而早在2016年,“ZE极速运动站”(后文简称ZE)悄然诞生,尝试用“黑科技”杠杆来填补的正是这一市场空缺。其采用EMS(电脉冲)健身的方式,主打“每周20分钟健身”的理念,一经出现,便在健身行业备受关注。  

据了解,ZE引进的正是在德国颇受欢迎的健身品牌Miha Bodytec,后者在全球2500多家机构内被广泛应用,单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就超过85%。

上海新天地,ZE旗舰店内,美观君采访了ZE极速运动站CEO邹馨,了解了ZE目前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规划。ZE的健身模式究竟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又是否解决了健身行业的痛点?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以ZE为代表的“黑科技”健身真的来了,但中国的健身市场准备好了吗?


文 /《美业观察》牟松松 杜颖 发自 上海

时机:“黑科技”ZE来的是时候吗?

从“线上”到“线下”,从“健身内容”到“实体门店”,近3年来,“互联网+健身”的热浪高潮迭起。

一方面,2014年创立、主打“移动健身教学 ”的Keep APP,在线上移动端聚拢了大量的健身爱好者。截止2017年9月,据其公布信息,注册用户数超过1亿

另一方面,以“24小时健身”为特色的乐刻,在2017年10月完成3亿元C轮融资,线下门店数量已超300家以“团操课”为特色的超级猩猩在2017年12月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线下门店数量达到30家 。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接纳着快速繁殖的互联网健身门店。

追求效率的“资本”借着互联网渗透进健身行业的各个角落,风潮能够持续多久不可知,但如果以市场教育的角度来看,的确迅速缩短了“健身潜在用户”到“健身小白”的距离——大量的新兴健身人口涌入,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而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Keep,还是“24小时健身”、“团课健身”,都更多以降低健身门槛,提高健身感官体验层面切入,并未对健身产业链产生更深层次的革新。这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用户追求健身效果的需求被满足了吗?

2年多前,邹馨和团队专程去德国考察“Miha Bodytec”这一品牌,该品牌在德国有1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乃至欧洲地区商务人士健身的首选。在多方面了解之后,团队决定将其引入中国。

2016年9月,ZPLUS Fitness正式成为德国Miha Bodytec的中国总代理,并借此契机开创了ZE极速运动站这一健身连锁品牌。

仅需20分钟/周,“黑科技健身”ZE极速运动:科技杠杆将翘动行业多大市场?

后排左二,ZE极速运动站CEO邹馨

后排右二,ZE极速运动站联合创始人张豪钦

营销:ZE的市场教育从何处开始?

ZE的健身模式——客户通过穿上EMS肌肉电刺激的装备,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配合“健身操”式的动作,根据自身需求来训练不同部位的肌肉。按照官方的说法,20分钟的课程,相当于3-4小时的传统健身消耗

仅需20分钟/周,“黑科技健身”ZE极速运动:科技杠杆将翘动行业多大市场?

Miha bodytec & ZE极速运动站 健身示意图


而不难发现,由于健身课程核心主要依赖于设备,单店的标准化程度高,地区上的复制与扩张并非难题。ZE面临的核心问题,更多围绕“市场接受度”层面。

如果将市场教育看做“用户接触→用户选择”的过程,这中间需要跨越的包括“认知、了解、尝试……”等诸多的环节。具体到ZE面临的情况来说,需要完善的是一整套市场营销体系。

据邹馨透露,单单在选址上,ZE就下了十足的功夫。“ 德国Miha bodytec是全球领先的EMS电脉冲设备品牌,可以说是电脉冲健身标准的制定者。基于这样的定位和属性,ZE优先的选址也必然是主流地段的主流shopping mall。”

这样的选址背后蕴含了多种心思。一方面,主流shopping mall的背书让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定位和信任度迅速得以建立;另一方面,第一阶段的选址也为以后品牌的复制奠定了基础,从shopping mall出发,再覆盖到楼宇店或街边店是从高到低、相对容易的过程。

为了让更多新客户对电脉冲健身有更快速、直接的认知,ZE还采取了“苹果体验店”的模式,通过“零元无门槛体验”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店尝试。

目前,在新天地、陆家嘴、古北、虹桥等十个上海主流地段,都能看到ZE打出的“成非凡之事,型左右人生”的大幅海报——左边的西服象征着商务人士,右边的ZE装备则象征着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

这正恰如其分的体现了ZE想要吸引的消费者——以商务人士为核心的白领、金领群体。对于这一类群体来说,身材管理不仅仅关乎健康,更关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仅需20分钟/周,“黑科技健身”ZE极速运动:科技杠杆将翘动行业多大市场?

上海新天地ZE极速运动站大幅海报

邹馨解释:“除了门槛低、时间短等特点,ZE设备的‘有范儿’黑科技感,自带一定的分享属性。据统计,有一半比例的新客户是通过‘老带新’的方式选择ZE,且消费者体验过后办卡的转化率达到40%。” 

“男性群体的消费更为理性,但当认识到电脉冲健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之后,会对这种方式更加认可,因此ZE的客户群体从一开始女性居多的情形,逐渐变成男女比例1:1的状态。 ”

目前,ZE的单店模型分为两类,大型店配备4台设备,小型店(100㎡左右)配备2台设备,客单价在300-400元之间,平均来看,8-10个月能达到盈亏平衡

ZE=黑科技健身+营养学饮食+社交+?

据悉,从2002年开始,以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拜罗伊特大学为代表的学术机构开始进行EMS(电脉冲)对人体的临床试验,得出的结论显示:电脉冲手段能够有效提高肌肉的耐受力,且全身EMS训练比传统力量训练强度高40%。

仅需20分钟/周,“黑科技健身”ZE极速运动:科技杠杆将翘动行业多大市场?

而德国Miha bodytec是全球领先的EMS电脉冲设备品牌,其率先与德国多所大学建立EMS健身运动教学与培训体系,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5%;仅在德国,就有超过1000家机构使用其设备。

可以说,欧洲科研机构及欧洲市场的背书让ZE拥有了相当的竞争壁垒。而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ZE根据目前消费者的反馈也正不断做出本土化策略的调整。

2017年底,在线下实体门店形成初步规模之后,ZE在线上的小程序和APP正式上线。随后的几个月,经过多渠道的推广和引流,ZE小程序的线上会员数已接近3万。

2018年1月,ZE与运动营养品牌艾兰得威达成战略合作,意欲从饮食角度为ZE的会员提供个性化的订制服务。

用邹馨的话说:“ 未来的ZE不仅仅是健身场所,可能会发展成为运动社交属性的高端俱乐部,为会员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据介绍,截止目前,ZE极速运动站在上海共设有9家实体门店,并计划于今年扩展至北京。而随着客群画像越发清晰,也许ZE需要不断考虑的是:在单店快速复制的同时,服务项目如何从“黑科技”出发,嫁接新的内容,延伸出更多特色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