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聚焦美业趋势,解读美业热点。138看美业将通过《美一周》栏目定期梳理、剖析一周美业要闻事件,陪你一起看美业!
本周看点:7-11推出自有美妆品牌,便利店卖彩妆好使吗?38批次化妆品未准入境,欧缇丽、花王上榜;“中医理疗”成非法美容新噱头;在美容院打玻尿酸,六年后竟鼓出一个“鹌鹑蛋”; 头皮打“瘦脸针”可减少出汗?微商走私美容整形假药被抓;香水消费年增80% “洋味儿”仍占主流
【跨界】7-11推出自有美妆品牌,便利店卖彩妆好使吗?
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 7-11日前推出自有美妆品牌Simply Me Beauty。报道称,Simply Me Beauty产品在美国地区旗下便利店进行销售,一次带来了40种美妆新品,价格在3—5美金之间(约合人民币21—35 元),相当于美国不少饮料的均价。
138快评
便利店跨界美妆,这个噱头不错,但从持续性角度上看,如何保证低价又保质、还要有7-11自己的品牌调性,这个或许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质检】海淘爱好者注意了,38批次化妆品未准入境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2017年9月未准入境的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化妆品共计38批次,涉及欧缇丽、贝德玛、高丝、花王等来自9个国家或地区的品牌,主要为肤用、发用和特殊功能化妆品,其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超过保质期、未按要求提供证书或合格证明材料和检出苄索氯铵等。
138快评
消费结构升级加之海外电商普及,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购买到各国进口化妆品,但其中仍存质量问题,享受“海淘”乐趣时还需擦亮双眼。
【院线】“中医理疗”成非法美容新噱头
为打击非法医学美容,合肥包河区卫生监督所于日前启动了美容业专项执法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部分美容场所服务项目假借“中医”“理疗”为名误导消费,少数场所违法开展“针”“灸”“推拿”等中医诊疗项目。
138快评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资质的机构、滥竽充数的医生、上当受害的消费者,这些行业现象屡禁不止,从业者们挣钱之前摸良心了吗?
【医美】在美容院打玻尿酸,六年后竟鼓出一个“鹌鹑蛋”
45岁的赵女士最近左侧太阳穴鼓得像一只鹌鹑蛋,严重影响外形。赵女士着急地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美容科,B超检查发现,有不明液体扩散到颞肌深处。原来,赵女士在太阳穴注射过玻尿酸,6年过去竟然没有吸收掉!
138快评
做微整形,一定要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资质、医疗用材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患者造成危险。
【新潮】头皮打“瘦脸针”可减少出汗?
不少爱美女性为了能够青春永驻、容颜不老,会选择在脸上注射Botox(主成分为高度纯化的肉毒杆菌素a型,作为整形美容材料,主要用于除皱与瘦脸)。但是近日在澳大利亚,另一种名为“Blotox”(Botox+scalp)的美容手术正在流行,这种手术是把Botox注射在头皮上,从而达到缓解头皮出汗的效果。
138快评
头皮减少出汗,时刻拥有蓬松、不油腻的发质,固然是好事,但出汗作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调节,用药物进行压制,不知道会不会有损身体健康或神经功能?
【电商】微商走私美容整形假药被抓
近日,江苏连云港警方破获一起公安部督办的微商美容整形假药案。犯罪嫌疑人隐藏在100多个微商群中,不到一年发展包括留学生、网红模特等数十名核心下线,把韩国日本等国走私的美容整形假药,销往全国31省市,大多流向没有正规医疗资质的美容院、黑诊所,涉案人员多达150多人,涉案金额数千万元。
138快评
重利之下,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通过非法渠道走私非法药品,有关单位有心整治,但微商走私抓获、取证较难,令人头痛!消费者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杜绝假货、远离无证微整。
【新趋势】香水消费年增80% “洋味儿”仍占主流
人口数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中国,香水市场在全球的占比仅为1%。这个过小的百分比,也意味着更大的增长潜力。今年8月的数据显示,我国香水市场的年增长率已经超过80%,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138快评
虽然中国人用香水的习惯尚不成熟,但双11”那天,山东青岛消费者花360万元在天猫买了一瓶香水的新闻,还是震惊了小编:喷香水这件事,真的很重要吗?
【趋势】便携化妆品将成美容热点
英敏特:城市化加快和公共交通日益发达创造了一系列的消费需求,便携和方便外带的产品成为更多消费者考虑的选择。品牌有机会开发方便携带的多工能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方便。
138快评
讲真,如果一个化妆盒不仅含有化妆品,还有香水、洗发护发品和护肤品,小编觉得外出旅游和出差是很必要的,非常愿意掏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