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晓事】你在职场值多少钱?

文:秀域董事长/李晓宁

成都分公司一笔运营费用报销和财务发生了争议,拿到我这断公道。我让助理查了一下制度、费用总额,惊讶地发现,成都分公司这笔费用是北京分公司的十几倍,而且持续了好几年。

当然这首先反映出秀域内部的管理松散,漏洞百出。

部门回复是:关于该营运费用报销的规定写得不够严谨,主要的审批由分公司运营经理把控。但分公司营运并没严格审核,造成大家都以该费用的最上限进行报销。

处罚结果:运营经理第一季度KPI绩效全扣(扣分就等于扣钱),分管领导扣钱,财务同事也被处罚。每个被罚的同事都觉得“冤”,运营同事说:“业务要报销,我也没办法管啊”。财务同事说:“这事我和业务同事吵过好多架了”。领导说:“我从来就不知成都营运经理签批过这些费用”。

“不要低估人民群众的智慧”这是句笑话,也是真实的情况。如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制度,堵住管理中的风险,完全依靠个别领导的超前智慧是做不到的,这个需要定立制度的人定期检查制度的结果,实际操作中负责审批的同事,是制度优化最主要的负责人,在执行中发生的矛盾,应及时反映到领导层,制度优化就会变得很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口号也适用于公司管理水平的优化。

成都这笔费用不是异常一两个月,而是几年。这个状况先说明秀域内部管理的漏洞还很多,这里我自己要先检讨。财务同事被罚款的原因:“这事的解决结果是明确制度、标准,而不是和业务团队吵架”。运营经理被罚,原因:“你的责任是审核每笔费用的真实性。如果你认为业务同事惹不起,营运经理这岗位形同虚设”。相关领导被罚款,原因:“你的责任是分管营运费用,提高公司效率,而不是管水电费。”

这个过程人人都觉得“冤”,似乎自己该说的、该做的都做了,责任也不在自己。冤的原因是:把自己的工作过程和自己岗位应负的责任结果混在了一起。运营经理是管控运营费用的,这是成都支出的一笔最大的运营费用,签字签到手软的时候,没有去想这笔费用该怎么管控,或者去想制度为什么不制定严谨?财务的工作结果不是和业务吵架,而是令不合理的费用从制度层面进行改变。如果运营的同事认为业务部门惹不起,那运营经理这个岗位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分管领导如果觉得自己的责任是管水电费,那就不应该是行政经理;财务同事如果认为自己只负责吵架,不负责结果的改变,那职位就不应该这么高。

一个岗位是否重要,最关键的是:你是否能从源头上、制度上持续的改变它?你的工作结果是有多少事情因为你的存在而改变?如果有你和没你是一样的,那公司应该留工资低的那个。

秀域最近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事情经过不太方便描述,我打个比方:新接手的库管并不是真实的库管,秀域的库管已经外包了发现仓库缺了货,被上任离职库管拿走了。新任同事找到以前的同事,把缺少的货物拿了回来。分管的领导为追回货物的同事申请奖金,我看到OA才知道这件事,我打电话给分管领导:“这个同事的奖金申请少了,应该加倍。作为基层员工她把公司损失追回来,就立了大功。但是,你作为这么大的领导,不是申请为她发奖金,而是应该去想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公司一层一层的制度,为什么会被人钻了空子而没被发现。这些重要的岗位,为什么离职的时候没有离职审计?这些事情牵扯到财务、业务管理团队、行政、HR等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制度,叠加之后的漏洞出现在哪?”

公司随后以内审牵头,组织了一个调查团队,把公司关联的制度进行了一次大检查,结果真的令我汗颜……该事件已走向司法程序,公司内部的整改也同步进行。

企业发现问题,并不可怕,一个成长的企业如果没有问题才奇怪,但是发现问题之后,却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能追根溯源,那这些花钱买的教训就没有意义了。

员工总喜欢讨论,老板喜欢谁。似乎在职场混,获得老板喜欢就有一切机会。为什么不想,老板怎样才会喜欢你?

老板不会傻到只喜欢拍马屁的人,很简单的都是拍马屁的,谁干活啊?!对于来讲,企业就是的生命。那对各个部门的领导来讲,他也需要工作结果,向企业交差。答案很简单,谁对企业的价值大,谁对这个部门的价值大,老板就会喜欢你。

集团有几条管理线,业务、财务、采购供应链、信息、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消费者调研对应都有副总裁或VP,谁是李晓宁之后的第一位?!

业务条线的指标比较简单,创造更多的顾客,持续保持业务的良性发展。非业务条线,目标就是提高效率控制风险。如果人力资源部能够通过组织建设,人员培养推动企业高效率,这公司,HR排第一如果信息部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立项上线,倒逼公司流程改造、组织架构调整,那信息部最重要如果财务部通过资金、预算,推动组织效率业务达成,那财务部最重要采购供应链能够通过标准设立、流程改造、效率提供、快速响应,支持业务需求,那采购供应链最重要消费者调研可以通过消费者路径,优化公司服务流程,提高顾客体验,那这部门最重要品牌营销能够推动业务发展,提高品牌价值,那品牌部最重要。

最重要的部门当然薪酬最高。举个例子:莆系医院在百度事件之前,薪酬高低顺序是:负责竞价排名的市场部老大,其次是门诊的咨询师。因为医院的存活就“靠”把人弄来,在医院消费一大笔,百度事件之后,负责竞价排名推广的薪酬骤降,很简单,顾客不通过这条线“上钩”了,现在,做渠道(从美容院“买”客)的工资高了。

每个部门都有可能成为最重要的部门你也可能成为最重要的那个人。你是否重要?是和你创造的价值,你的不可替代性有关。企业多一个层级,效率就会大跌。因此,企业会不断地做扁平化管理,对各种层级进行优化。目前在秀域,是由信息部牵头,定期进行管理层级的优化。按说,这个工作该HR做,因此,在公司,信息部的位置排在HR之前。在组织优化的时候,我们最主要的思考就是:这个节点对工作结果的审核是否能承担终极责任?如果他只是象征性的点个卯,看个热闹,那这个审批层级就该删掉,特别删掉了很多我的层级。在整个公司的审批流中,第一签批人承担最重要的责任。同时,公司为各个层级定立的KPI,也在不断地思考,该岗位的终极结果是什么。 KPI考核的是工作结果,而不是工作流程。但很多同事把工作流程当成了工作结果,职场低级别的人,不仅把流程当结果,更是把苦劳当功劳。

工作结果和工作流程的差别是什么?这个问题如果你都想不明白,你不要去讨论你在职场该有多高的职位,该有多高的薪酬。分不清结果和过程的人,你就应该是个职场的菜鸟,低级别的员工。举例:品牌部不是登广告的,品牌部是为创造更多的顾客,提供市场营销方案的,并帮助企业达到顾客数量增多的结果;消费者调研部不是做数据分析报告的,是帮助企业最终达到顾客体验优化的;采购供应链不是买东西发货是为业务发展及时提供价效合理,符合顾客体验需求,效率最高的解决方案的部门;HR不是招人发工资的,HR是通过组织建设,以最高效率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你在职场要不断的思考自己的工作结果是什么?看看自己的工作结果和该部门最重要的事的关联度。

级别越高的领导,越要知道你的责任是从制度上预防同类型的事情再发生。在秀域,普遍性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思考,系统能不能优化管控,使得管理标准化,弹性空间小,管理的效率最高;第二,系统管不住,思考一下,能否用薪酬绩效的方法进行平衡。员工是为怎么发工资而工作的,重要的事情,薪酬发放就应该偏斜;第三,讨论公司管理制度的严谨性,强调通过制度的优化,内审的完善来管理;第四,思考一下,员工是否对制度了解不够,能力不足,导致结果偏差很大,这一点需要通过培训来完成;第五,最后我们才需要通过团队的企业文化建设、心态引导, 以一个高昂的士气达到战略结果。而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很多领导把员工出错归结到责任心不强,对企业不热爱,就事说事,而我最爱讲的是:“靠革命自己的形式是干不了革命的,组织庞大的时候,靠机制,管理团队的责任就是不断的优化这个机制。”

企业的完善,都是定制度→实践检验→发现漏洞不足,返回修改→再实践检验→循环。企业的成长过程,就是这个流程的不断循环上升过程。

在职场你值多少钱?问自己,有多少事因你的存在而改变?你是否拥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价值?你负责任的是工作的结果,还是只管了流程?你的工作结果和企业最重要的目标有什么关系?

分享下我自己的职场经验①主动揽事,特别是主动揽回和企业战略紧密相关的事。②琢磨企业战略中那些虚的活,如何可以变成实实在在的事,而这些工作和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有哪些关系?③如果自己的事似乎和企业最重要的事一毛钱关系没有,要么走人要么转岗。因为只要你的工作和企业的战略目标没有关系,就说明要么你能力太差做错了事,要么你的岗位没有意义,即将被企业优化。

你的工资不是老板发的,是由你的工作结果的价值而交换的。企业发薪的基本原则就是:“按劳分配”,但这个“劳”不是苦劳而是“功劳”也就是说,你对企业创造的价值是什么!企业在度量功劳的时候,会考虑这样几个维度:你工作的不可替代性;你工作结果的难度;你工作结果对整个层级的影响度;最后才和你的工作态度、工作年限等等相关。一定要明白,“按劳分配”,在任何一个企业,它都是个动态,因为在不同的战略时期,企业的重点是不一样的。而你在职场的价值,简单点,“军功章”是军功来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