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晓事〡顾客价值

文/ 秀域董事长 李晓宁

一年半前,公司的一个高管离职。大家聚散都算愉快,交接的最后一天,我问他:“准备去什么公司,说来听听……”,他说有三个可以考虑的工作机会,两个不记得了,一个就是当时引人瞩目的嘿客。舆论把它捧得很高,“互联网零售”、“跨界颠覆”种种赞美之词。
“嘿客不能去,其他两家你可以考虑下”。同事很吃惊,“为什么?”——怎么看也该去嘿客啊,当时它名气最大,背景是财大气粗的顺丰。顺丰快递,谁没用过?!
“顾客什么时候会在小区门口买东西了?一定是需要立刻买立刻用,你让我下了楼,到了小区门口,进了你的店,结果看半天电脑屏幕,产品……明天送达?!网上订货,我在家上淘宝好了,干嘛到你家店来网上订货?再说了,会在小区门口店里逛的主要是家庭妇女及广场舞大妈,这购买产品的品类档次及利润都不会太高,怎么养得活店?!”
这会儿朋友圈里《顺丰花十亿买了三个教训》的文章泛滥。我说它不靠谱,并不是我有什么先见之明,我只是觉得如果我是那些要在小区门口买东西的顾客,我真的找不到理由进这样的店。那我又好奇“嘿客”这样的商业计划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通过各种文章评论以及与投资界人士的聊天等渠道,明白顺丰的目的是把仓储外包→运输→营销零售全部打通,通过运输的强项,发展直接到顾客群的链接,进而把零售企业的仓储外包、产品代理全揽下来。
虚拟门店解决了传统零售店最困难的库存、破损、周转等问题,这些问题是商家最头痛的问题,但和顾客有什么关系呢?顾客要的是“所见即所得”——我看见就要提一袋回家,我在家门口买东西,买的就是这种感觉。
商业的本质是为顾客提供价效比最高的东西,这是我的理解。但是这里的“价值”和商家的“价值”常常不一致,只有真正为顾客痛点、顾客最需要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的商业,才能被自发自愿地推动起来。这几年投资热,好多人嘴上都是“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为什么没个财经文章说“顾客价值模式”呢?商业如果不能为顾客创造价值,再赚钱的生意都是短命的。说到顾客价值,这阵还流行“烧钱”。似乎只要舍得烧钱,就能烧出新的顾客习惯,烧出个新的世界。说到烧钱就会说到快的、滴滴,两个干爹烧了几十亿啊。可是人家是真解决了出行等待的时间,这样客人愿用,司机愿用。它哪儿颠覆出租车了?它最多颠覆了出租车公司。客人的出行方式哪有改变?还不是坐车,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若不考虑安全因素,你管开车的是什么属性吗?好多商业评论都把这些称为“分享经济”,动不动一种新的模式就被称为“分享经济”的模式,我只想问,如果“分享”的事情不能为顾客创造他最想要的价值,“分享”哪有意义?
有个APP,提供厨师上门做饭的,刚融了钱。我就觉得不靠谱,咱们在什么情况会请人到家吃饭?只可能是亲戚朋友聚会。以前我们为什么不愿请人到家来吃?中国人大部分家庭房子都小,卫生习惯也不太好,几世同堂……这些理由都排在不会做饭之前,所以并不是你给我提供个厨师我就会在家请客吃饭。中国历史就有请家厨的习俗,不好意思,那都是达官贵人干的,平民老百姓怎么可能请得起?目前,贴钱的方式会让一些年轻人热衷于此,请个几次,但是,这些人根本不是请家厨的客户。“烧”来一堆不是自己的客户,而是来赚便宜的,那这样的烧钱有什么意思呢?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心潮澎湃地向我讲述他的商业计划,希望秀域向他投资“天使”。他商业计划的整个逻辑模式都是向UBER学习的“分享”。为了做好这个商业计划,年轻人还特别去做了一个月的UBER司机,一个月的滴滴快的司机。言谈中,他说,“你看,做UBER的司机是个非常好的体验,很多人都希望获得这样的体验,这样的分享经济给双方都创造了价值。”我开玩笑说,“你中了分享经济的毒吧?去开UBER的司机最简单的要求是赚钱,这两天凑热闹去体验的,多半是你这样的人。他们不是UBER司机的主流,你可以忽略不计。而我们去坐UBER的,除了节约时间之外,这个时候热衷于此的,主要是占了便宜,因为花钱少,还能坐到好车。如果它以后继续花的钱少也还能坐到好车,可能大家会继续用;如果它不能继续这样,而是坐好车,付高价的话,那一部分的人就去坐滴滴、快的或者神州了。”他的项目我根本没法投,在我看来彻底行不通。顾客价值是商业模式的基本点,这个点保证了,才有其他锦上添花、增加感受、增加噱头的东西。
还有一窝蜂的上门洗车,我也彻底否定。洗车是个高耗水的产业,所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趋势都是规模化、产业化,怎么可能变成个体、上门单独完成?更何况,洗车在洗车场就是不赚钱的,它是负责纳客的,又怎么可能把行业大佬不赚钱的生意变成盈利模式?而顾客去洗车,他在意的是洗车还是把车洗好护理好?显然是后者嘛。和顾客价值需求不吻合,怎么可能有未来?!
我迄今没用过淘宝,零零碎碎东西的购买在我们家不归我管,但我能熟练地用快的,滴滴,神州专车,这和它贴不贴钱给我有什么关系呢?绝大多数人用快的滴滴的时候,脑子里想的绝不是“它贴钱”,他们的好处“谁用谁知道”啊!
去年十月,各种O2O如火如荼,我多少也有些慌,约了这类公司的创始人聊“商业模式”,聊了几家后心就踏实了。上门解决不了顾客做美容的最高目标——“如何更美、更美、更美!”,按摩一下、敷个面膜是没啥大用的。换句话说,顾客的价值要的是更美,上门给的价值是省时间,这两个价值点不吻合。但聊一圈后,我发现,省时间的生意有未来,因为人们越来越忙,以前谁没个半天一天发呆瞎逛,现在?上厕所还看微信了。思考几个月后,决定推出全新品牌,以高科技设备为顾客创造省时、快捷、有效的服务。虽然速得美尚未启动,但模式已基本确认,设备的研发及设备厂的收购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秀域也因这个项目开始做B轮融资。
用科技为顾客创造更节约时间、更有效果的美容方法其实挺简单的。想想都什么时代了,我们都飞机、高铁多少年了,难道美丽的方法还要靠人按、人推、肩扛吗?
顾客价值会随着时间、科技、区域、竞争的不同而变化。就像一个小镇,如果只有一家卖拉面的,只要卖就有顾客;如果有两家卖面的,顾客就会比较了;如果有三家……顾客吃饱后自然会要吃好;吃好后当然要健康。
竞争会让顾客对自己要求的价值逐渐提高。这也是为什么,为顾客提供价值的服务、产品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消费者改变的步伐。新的iphone6plus面世了,大家都讽刺它“不过是多了个脑残粉”,尽管iphone的技术在手机领域中仍是顶尖,无人可以逾越,可是人们的期望值依旧一步步在提高。

两年前,秀域提出“信息化、科技化、互联网化”的转型定位时,很多同事不能理解,觉得“大家都没变,为什么秀域自己折腾?”变革带来了两年的阵痛,很多同事“非战斗减员”。在我们分解战略、推动变革的时候,李序蒙老师帮我做了一个点评:不是我们想变,是顾客已经变了。